对于小白来说,当初买电脑的时候硬盘分区已经被卖家分好了,C盘可能只给了50g的容量,新机自然没有什么问题,不过随着时间的增长,个人使用习惯不是很好,然后C盘占用蹭蹭增长,一下子就见红了,电脑又卡,容量不足又焦虑,咋办?
▲基本思路
第一要义:给C盘足够的空间
如果你刚买新机、新硬盘,没有分区,或者没有把文件放入其中,那么先看看应该给C盘多大的空间,我一般选择给120或者250,也就是一个单盘的容量,我目前给的是250g,理由如下:
1、根据我的习惯,我会把所有安装软件都装在C盘,不改变根目录。
2、个人比较懒,什么QQ缓存、微信缓存等等都懒得去搞,默认就好。
3、重装系统一次清除不留垃圾,不需要检查哪些软件删了重装系统之后还需不需要重装软件。
▲目前的250g使用情况
已用159g,剩余63.7g,还是绰绰有余的。
通过spacesniffer查看那个文件夹占用空间比较大,方块比较大的就是占用空间大的文件。
可以看到User文件夹占用53g。
Windows系统文件占用27g。
程序部分Program Files和Program Files(x86)占用27g+25g,其他一些像hiberfil.sys和papefiles.sys分别是系统休眠文件和页面交换文件,加起来差不多有15g。
所以总和差不多150g,这些都是大头,所以第一次分区给C盘足够的空间很重要。
那如果分区已经定了,而且各个分区都已经放了不少的文件,那就只能考虑扩充容量或者删除文件。
扩充C盘容量
第一种扩充方法就是单硬盘情况下扩充C盘容量
如果你只有一个硬盘,就已经分好区也用了一段时间,大概分成两种情况,单硬盘有足够的容量迁移和单硬盘容量不足无法迁移。
▲大致逻辑
因为硬盘各个分区是按照顺序进行切割的,写入文件也是在各个分区中按照顺序进行写入,合并空间也是只能第一分区的后部与第二分区的前部合并。所以单硬盘可迁移,第二分区有文件占用的情况下,首先要把第二分区的占用文件转移到第三分区。如果第二分区文件多到无法移动到第三分区,那么只能选择删除或者通过移动硬盘或者其他硬盘进行中转,扩容完成后再复制回去。
第二种扩充方法就是买新盘,通过系统迁移实现容量扩充
如果只作为系统盘,那容量不需要太大,120有点捉襟见肘,250大概是还有不少余量,而500那就是大房子了,随便你耍。而且现在固态价格不算很贵,300多的能够拿到500g的SATA甚至m2固态了,如果250的固态只会更便宜,增加容量的同时升级固态,又能提升运行速度,性价比还是很高的。
当然性价比是一方面,稳定性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因为是系统盘,所以要尽可能的稳定。
可以考虑英睿达的MX500系列,有250g、500g、1tb、2tb可选,众人推荐,提供5年质保,还是不错的。
也可以考虑铠侠的240g和480g,做系统盘也不错,毕竟是东芝改名,实力还是在的。
M.2固态可以考虑铠侠的RC10,评价也不错,从pdd买会有不错的价格,性价比也很高。
不差钱务必选三星mlc,更稳。我目前是过去的吧盘东芝q200,250的容量不分区,mlc颗粒。
系统迁移
这部分我也是拿之前作为例子讲述,迁移过程基本上是自动的,迁移完成后记得要去bios把新盘的启动顺序调到第一,不然以旧盘优先。
这里主要用到傲梅的分区助手。
下载地址https://www.disktool.cn/
打开软件可以看左边区域,迁移系统到固态硬盘、上面区域迁移系统都是摆的比较醒目,所以直接选择迁移系统到固态硬盘。
选择需要迁移到的目标硬盘,就是之前新建的F盘,下一步。
选择分配的空间大小,应该会和目前的系统盘大小一致。所以也直接下一步。
直接选择完成。
完成后是没有操作的,需要到左上角选择提交才会开始。
可以看到操作的大致内容,确定没有问题直接执行。
选择进入PE模式,这里会重启进入PE系统
后面全程自动不需要操作,中间有硬盘对拷,速度取决于硬盘,所以等了一段时间自动重启。
保险起见进入bios选择硬盘启动顺序修改为佰微这款固态。F10保存重启。
成功进入系统,不过变成G盘,顺序有点错乱,不过后面修改盘符就好。
迁移完成后容量就扩充完成了,可以把旧系统盘删除,通过之前的原理把它并到其他盘符。
C盘瘦身
磁盘清理
右键C盘-属性-磁盘清理-清理系统文件
可看到有差不多5g的系统更新相关的文件,如果更新过了可以直接清理。
关闭休眠
这部分和之前查到的hiberfil.sys有关,因为是休眠文件,实际上是可以上出的,需要在电源选项中电源管理的休眠标签中去掉启用休眠的勾就会自动删除。
如果还有,可以考虑通过命令提示符实现。
输入“powercfg -h off”,回车即可。
更改软件、缓存等文件的目录
▲微信文件地址修改
▲QQ文件地址修改
▲像图片、文档、音乐、下载、视频等默认文件的目录也可以修改到其他盘符。
▲修改软件安装目录,不管安装什么软件,把C改成D或者其他。
总结
平时养成良好的习惯,管理起来也会更加容易,补救相比前期布局更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