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攻略

北武当山风景区在哪里?华夏名胜:北武当山

时间:2024-01-28 08:07:59  作者:网信沙河

华夏名胜:北武当山


远望北武当山

北武当山,古称五明山,位于河北省沙河市西部,太行深山之中。山体雄竣,磅礴壮观,形貌独具,是极富特色的河北省重点风景名胜区。更兼奇峰耸峙,环境幽雅,道教传播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传说丰富,已成为萃集自然名胜与人文景观、道教文化、民间信仰为一体的北方著名旅游胜地。因山顶自古建庙供奉真武大帝,当地民众称真武老爷,故此山亦俗称老爷山。

北武当山雄峙杰出,气势非凡,令人瞩目难忘。高山深谷之中,只要条件适中,数公里之外即可一睹雄姿。崇山峻岭之上,十数座山峰排成一队,井然有序,如行进中的队伍肃静而雄壮,向前挺进,带着剽悍刚毅气概,朝向主峰金顶。金顶三面绝壁,昂首云天,睥睨群山,整个山体至此如高屋瓴水,悬泻而下,摄人魂魄。金顶正面悬崖腰部,一根巨大的石柱擎天雄起,仰天而立,与金顶磅礡的崖壁高下相应,危而不倚,成为北武当山最经典的标识。

拴马桩


作为太行山的有机组成部分,北武当山与太行山脉一起成长,是亿万年地质变迁的当期成果,承载着因燕山运动和喜玛拉雅运动带来的地质沉降、隆起和褶皱,以及陆海沧桑变迁等丰厚的自然密码。如果说肇始于2.1亿年前的燕山运动为华北地区“厂”字型山脉地势结构奠定了基础,而迄今七千万年前的喜玛拉雅运动,则以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使太行山强劲抬升,在天崩地裂般的洪荒场面中,北武当山携带他的跟随者—方圆10公里范围内的坚硬的岩石层,横空出世,除了群山朝拜的主峰金顶,还有和尚山、茶壶山、西五指山、云峰山、青龙山、白虎山、香炉峰……,如凤凰涅槃,浴火而生。这些奇特地貌,形体峻逸,鬼斧神工,惟妙惟肖,以金顶为统领,共同构成了北武当山独具魅力的形胜风景群。

独具特色的山体,观察者角度不同呈现的形貌大不相同,异趣纷呈。如茶壶山,从东面向西看,逼似微斜放置的扁状的肚大嘴尖的茶壶,造型拙朴。而站在云峰山南向视之,茶壶山却似张开的五指,直刺青天。为与西五指山区别,俗称为南五指山。而和尚山则是与其相距不远的一组不规则山峰东西向视界的绝妙集合:和尚颔首微倾,身披袈裟,双手合掌,恭敬肃立。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强烈的视觉效果令人惊叹!

促成这些胜景的,除了地质运动与海相陆相地层基因外,还有上世纪二十年代科学家李四光先生揭示的另一个自然密码:第四纪冰川的刨蚀!他在沙河白错黄磨山下发现的体积巨大的冰川漂砾石,证明都来自北武当山一带。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起始于260万年前的第四季冰川末期,此地厚达成百上千米的冰川因气温上升,顺着山地河谷向下游缓缓移动,沿途裹携巨石,刨蚀山谷,在北武当山支脉梧桐沟留下了十分典型的“U”形冰川峡谷,谷地崖面宽大,山石崎崛崚嶒,有幸成为李四光先生冰川发现地“白错盆地”最近的山地冰川地貌。约在三十万年前的一次间冰期,冰雪消融,洪水漫灌,生活在北武当山森林中的犀牛、野猪、梅花鹿等远古动物被巨浪卷走,与泥沙俱下,最后被屯聚掩埋于渡口村北广阳山之鬼地沟,是有待开发的在沙河很稀缺的化石集中地。

香炉峰


除了自然胜迹,北武当山还是一座文化名山,一座底蕴深厚、积淀良多的雄山。

北武当山体量庞大,位置显赫,特殊的地形原因,使其在历史长河中自然分隔两省(古代武安属河南省彰德府),连属三县(沙河、武安、邢台县),为沙河与洺河两大水系分水岭。一山相依,二水同源,故古人云北武当“维天下之名山,乃两省之圣境”,诚三县之藩屏,为当地民众筑就了共同的社会心理基础和共同的地域文化渊源。地位之崇,远近莫比。其最著者即真武大帝修行得道,飞升成仙,北武当山因此成为仙山。

真武大帝於此修行的故事非常悠久。真武大帝,又称玄武大帝,玄天上帝、北极玄天仁威上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等,全称北极镇天真武玄天大帝,是中国道教和民间信仰中镇守北方天界之神。据说其本为净乐国王子,生而神灵,察微知运。长大后十分勇猛,唯务修行,发誓除尽天下妖魔,不愿继承王位。后既长成,遂舍家辞父母,来此修道,历42年功成果满,白日升天,玉皇有诏,封为太玄,镇于北方,统摄玄武之位。玄武是二十八宿中北方七宿的总称。《楚辞》之《远游》篇称:“召玄武而奔属”。玄武七宿之形如龟蛇,后人注称:“玄武谓龟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历史上因避讳,玄武又称真武。真武刻苦修炼,在这里留下了回马岭、修仙洞、磨针沟、舍身崖、拴马桩等遗迹,山下西侧还有他的住处道庄。修成正果后他赴南方传道,乃《道藏》和民间传说“修行于北,布道于南”的根据。

北武当山有雄山素水,高岸深谷,茂林巨树,风物卓颖,为包括真武大帝修行在内的历史文化提供了丰厚的资源。它以伟岸的身躯和刚毅的神韵,远在隋唐之时就为“非真武不足以当之”找到了依据。北宋初年的碑文揭示,“上有玄帝庙,下居真武殿,潜道庄东之峪密林间,二龙交首处矣。”山下纪念真武大帝的南岩宫,最迟建于唐乾宁五年(公元898年),山上的庙宇时间更早,“道庄”即已存焉。经过历代修葺与扩建,山上的庙宇和山下道观等建筑成群,成为华北地区道教的重要基地,北武当山也成为享誉全国的北方道教名山。同时,庙宇历代皆有重修,碑文记述完整,保存了沙河及其周边地区价值真切的原始档案。

北武当是涵养生命的山。这里有三万亩松林,为华北最著名之氧吧。松涛阵阵,松风响琴,涧泉泻玉,清流见底,鸟飞兽走,生机勃勃。阳沟阴坡,无不林木葱郁,药材珍木,飞禽走兽,都能找到安身立命之地,生长繁育之所。

北武当也是滋养传说的灵秀之地。岭脊兀峰,幽谷密林,沟沟坎坎,无不蕴藏着动人的故事。特别是老爷与奶奶为占山修行,各施法术,你来我往,留下白石一线,被称为“车辙印”,将北武当与小西天紧密联结在一起。这些口口相沿的传说,影响深远,活灵活现,鲜明有力地扩充着人们的想象空间,张弛有度地养育着人们的精神和魂魄,从而成为冀南地区历史文化与民俗的重要发源地。

北武当更是一座英雄的山,拥有雄武的性格和不屈的灵魂。其支脉黄背岩、大岭口绵延逶迤,明嘉靖二十一修建的长城盘桓起伏,敌楼、烽火台、连绵的城墙基本完好。做为当年内长城南延的国防工程,黄背岩和大岭口长城各拥有关楼一道,过门一空,城垣越山迈岭达十多公里,驻有重兵,是顺德府关隘的重点。上世纪五十年代修筑公路时,在黄背岩附近发现大量的兵器、地雷等军需用品遗物,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军备规模。抗日战争时期,北武当山周边是八路军太行根据地的腹心地带,茂密的山林、幽邃的山谷构成了广阔的回旋余地,成为本地抗侮卫国的坚强后盾。

一线天


北武当山胸怀博大,多姿多彩,是一部富丽奇瑰的大书。她以独特的秉赋,景随时变,情与事迁,随序寒暑,自呈芳华。春天初临,惠风和畅,暧日送晖,涧花迎时而开。仲夏时节,山气清爽,满目翠绿如波涛翻涌。序属金秋,红叶蹁跹,五色斑斓,精彩纷呈,自朝至晚灿若朝霞。隆冬之季,涧谷涵雪,峰峦肃峙,三万亩松林凝寒墨绿,与雄山融为一体,苍翠、纯朴而浑厚。

和尚山和茶壶山


做为沙河之脊,北武当山保持着一以贯之的性格,用宁静与和谐应对外界,显仁藏用,利物独善,咸得其宜。风雨晦冥、云拥雾塞之时,肃穆而安祥,以特有的稳重为苍生提供可靠的屏障。而天晴之日,絮云缥碧,长烟一空,临壑送目,天高地阔,心旷神怡。西望太行如海,峰岭连波,横无际涯。东眺山川相属,阡陌交错,村舍阎闾,历历可见。身莅绝顶之上,仰观宇宙之永,俯察大地之广,体悟品类之盛,无不感慨系之,胸中浩气荡然而生,直干云霄,在每一位至者的心灵留下慰籍,升华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思考的境界,加深对过去、对未来、对世间一切的感悟。因为北武当山有足够的胸襟,为每一位热爱生活、努力奋斗、上下求索的人,提供了闲憩品鉴、怡悦性情、启迪智慧的场所。

在过去的历史长河中,有不计其数的造访者、朝圣者、归依者在北武当山找到了灵感,获得了真谛。有人成了卓荦不凡的大师,这些智者的思想和事迹,成为中华文明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一环,最著名的是当年弃官归隐的张三丰,追随真武大帝的足迹,专程到北武当山潜心修行,终成一代宗师。陶冶於这里的山河之胜,他无限感慨,提笔作诗这样表达自已的心境:

幽冀重来感慨忘,乌纱改作道人装。

明朝佩剑携琴去,却上西山望太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