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文化系指炎帝与黄帝两大部族共同铸造的一种远古文化,它是早期华夏文化的代称,同东夷文化、苗蛮文化齐名。炎黄文化发祥于何处?这是史家争讼不已的一个重大学术问题。有谓在陕西宝鸡,或云在山东曲阜、河北涿鹿、湖南酃县、湖北随州等地。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我们认为应在今河南嵩山地区及伊洛流域一带。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剖析。
一、少典与有蟜氏的居地
炎黄文化得名于炎帝与黄帝,炎黄二族是由少典、有蟜两大氏族部落裂变而来的。《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中国古代文献一般都把炎黄二帝说成“兄弟”,表明他们是同一祖先的后裔,后来分别成为姜、姬两部落首领。
关于“少典”的解释,自古以来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是炎黄父名,一说是诸侯国号。司马迁《史记》、皇甫谧《帝王世纪》等均主前说。晋郭璞注释《山海经•大荒东经》,论及“帝俊生黑齿”时,就已指出:“诸言生者,多谓其苗裔,未必是亲所产。”唐司马贞《索隐》始创后说:“少典者,诸侯国号,非人名也”。又按《国语》云:‘少典娶有蟜氏,生黄帝、炎帝。’然则炎帝亦少典之子。
炎、黄二帝虽则相承,如《帝王世纪》中间凡隔八帝,五百余年。若以少典是其父名,岂黄帝经五百余年而始代炎帝为天子乎?何其年之长也!”此说极是。这里所谓的“诸侯”,并不是后世的“国君”,系指古代部落首领而言。远古时期,氏族部落与个人名字相互混淆,少典生炎帝、黄帝,是说这两个部族最初是从少典氏族或部落裂变而来的。“有蟜”是与少典相互通婚的氏族部落,有蟜的女子嫁于少典,因而又谓有蟜氏为炎黄之“母”。
少典与有蟜,是中原地区两个著名的氏族部落。少典氏又作小典氏,其上应有大典氏。“大典”未见史籍,可能因其“在位”时间短暂而湮没无闻。“从典字看,它与册字形象相似。典似乎是以竹册、木牍串在一起的简片,置于祭台上,供祭司、酋长们查看本氏族人员情况和记载祭神过程。假如这个事实存在的话,那么,少典氏可能是最早发明文字的人。不过仓颉发明文字,是刻于陶器上或岩壁上,而少典氏则可能是刻于竹木片上,用藤葛串连起来保存,比仓颉更早。疑仓颉是在少典氏创造文字的基础上加以规范化和形象化。所以典字后来被衍化为典册、典籍、典常、典型、典范等名词。由于竹木板很难保存至今,故一直未发现典的实物”。从“少典”的取名,暗示彼时已有原始文字记录出现。
反映少典历史阶段的考古学文化,为距今七八千年以前的裴李岗文化。它是分布在河南省境内以嵩山地区为中心的一支早期新石器文化,1977年发现于新郑县裴李岗,以豫中地区为中心,分布于新郑、密县、登封、巩县、中牟、长葛、鄢陵、郏县、漯河、舞阳、扶沟、项城、商水、临汝、渑池、潢川、方城、淇县等地,共发现遗址五六十处。史称黄帝号“有熊”。司马贞《史记索隐》:“(黄帝)号有熊者,以其本是有熊国君之子故也。”裴骃《史记集解》引谯周曰:“有熊国君少典之子也。”皇甫谧曰:“有熊,今河南新郑也。”
新郑及其周邻地区,是我国古史传说中少典氏生息、繁衍之地。因而在新郑发现裴李岗文化绝不是偶然的。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舞阳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遗物中,在骨笛、龟甲和石器上均有刻画符号,其中个别符号形体,与安阳殷墟甲骨文的某些字形相似。这些刻符是仰韶文化陶器刻画符号的先声,从某种意义上讲,似可释为“典”的实物例证。
《国语•晋语》提到的有蟜氏,并非像后世人们所附会的那样是炎黄二帝的生身“母亲”。关于炎帝之母,《春秋纬元命苞》作安登,《帝王世纪》作女登;关于黄帝之母,《孝经钩命诀》、《帝王世纪》谓附宝,《宋史•符瑞志》作符宝,《路史》作符葆,音同意通,不闻为女登也。因而安登、附宝可能同为有蟜氏女,有蟜是与少典相互通婚的氏族部落。蟜字从虫,乔声。《山海经•中山经•中次六经》云:“缟羝山之首,曰平逢之山,南望伊洛,东望谷城之山,无草木,无水,多沙石。有神焉,其状如人而二首,名曰蟜虫,是为螫虫,实惟蜜蜂之庐”。蟜为蜜蜂类,有蟜氏应是崇拜蜜蜂的氏族部落。长期与少典相互通婚。
或谓蟜字取义于蛇虺及其夭矫之状,有蟜氏犹言双虺氏、虹霓氏,这同虹霓有首如龙蛇可以饮水飞天的神话相互参证。从黄帝的“诞生和死亡都可以看出他与‘有蟜’、‘虺虹’、‘璞龙’的密切关系……。蟜可以转化为双首蛇虺之状的虹霓。而虹霓正是女神、女性之象征(古埃及母神ISiS也曾化身为虹;古希腊之IZiS为虹之女神,她是天地之间的报信者,暗示她可以在天地之间“搭桥”)”。
蟜与娇字通。有蟜氏或作有娇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氏族部落,自黄帝之前一直延续到夏代。《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说:“禹三十未娶,行到涂山,恐时之暮,失其度制……因娶涂山,谓之女娇。”女娇所在的涂山或称“三涂”。《左传•昭公四年》云:“四岳、三涂、阳城、大室、荆山、中南,九州之险也。”杜预注“三涂”云:“在河南陆浑县南。”汉陆浑县在今河南嵩县东北。杨伯峻《春秋左传注》说:“今河南嵩县西南十里伊水北之三涂山,俗名崖口,又名水门者也。”闻一多《天问疏证》说:“涂山本即三涂,在今河南嵩县。”“三涂即涂山本地,在今河南嵩县。”顾颉刚《古代巴蜀与中原的关系说及其批判》也指出:“这三涂山大约就是熊耳山的东角。禹娶涂山,从禹传说的核心来看,应当在这一边才对,所以我以为涂山即是三涂山的简称。”
从少典氏与有蟜氏的居地来看,由其分化而来的炎帝族与黄帝族,早期分布地域大体上在新郑到嵩县一带。
二、“华夏”的名义
炎黄文化即早期华夏文化。中国古代华夏集团的主体系由炎帝族与黄帝族构成,“华夏”一词的由来,同炎黄文化直接攸关。关于“华”,不少学者认为,《周礼》和《国语》中提到的华即华山,古代华山就在河南境内,很可能即今嵩山。或谓源自“华阳”。《史记•秦本纪》载“(昭襄王)三十三年,客卿胡伤攻魏卷、蔡阳、长社,取之。击芒卯、华阳,破之。”《集解》:“司马彪曰:华阳,亭名,在密县。”《正义》谓:“《括地志》云:“故华城在郑州管城县南三十里。《国语》云史伯对郑桓公,虢、郐十邑,华其一也。华阳即此城也。”华阳故城位于新郑县城北约20公里的华阳寨,平面略呈长方形,周长约5公里,城垣高4~8米,城内有许多古代建筑台基、墓葬、灰坑、水井,出土有各种陶器和铜镞等,是一座保存较好的周代古城。
1975年,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秦简《编年记》,载有“三十四年,攻华阳”。年数虽与《秦本纪》相差一年,二者所记应是一件事。此“华阳”又可称“华”或“华城”。史称少典妃安登游华阳而生炎帝,其地同古华山不远,因而“华”的由来,可能同炎帝族的兴起地有关。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释命簋铭说:“华,地名……在今河南省密县,西为嵩山,是夏族旧居,所以华即是夏,中华民族起于此。”
关于“夏”,章太炎《中华民国解》说:“夏之为名实因夏水而得,是水或谓之夏,或谓之汉……本出武都,至汉中而始盛,地在雍梁之际。”汉水古称“江”,《史记•周本纪》云:“昭王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这里所称之江,显然不是长江,而只能是汉水。诚如蒙文通先生谓:“汉水名夏,为楚庄王以后事”。春秋以前,汉水尚不称夏水,因而“夏”之得名似与汉水无涉。
有谓夏是地名,在今河南禹州市。禹州古时盛产夏翟鸟,因此而称作夏地。桂馥《说文解字义征》引《本草嘉祐图经》云:“江淮伊洛间有一种尾长而小者为山鸡,人多畜之樊中,则所谓翟,山雉者也。”翟鸟又称作夏翟,夏翟在古代又单称夏。“翟鸟在古代曾称作夏翟,又单称作夏……今河南禹县地区曾以翟鸟命为地名,则此地最早当称作夏地,后称作夏翟,至春秋战国时期才称作栎和阳翟”。
有的学者认为,“夏”是族称,“夏人”本是“黄帝族”的诨号。杨雄《方言》卷一:“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物之壮大者而爱伟之,谓之夏。”《诗•秦风•权舆》:“于我乎夏屋渠渠。”毛传:“夏,大也。”夏可训大,远古时期黄帝族势力强大,故以“夏人”称之。“秦晋之地正与黄帝族相邻,他们用自己的方言称呼黄帝族为夏族,是完全有可能的……正因为‘夏人’的称号逐渐深入人心,而原来的‘黄帝族’的称号却日益被人们所淡忘,于是诨号‘夏人’就慢慢成了真名字,代替了‘黄帝族’之称而流传下来”。
最早的“夏”或许是族称与鸟名,后来逐渐演变成地名,古代“夏”之地望,应在今豫中地区嵩山、伊洛一带。“华”字本来是个名词性的形容词,用作定语来修饰“夏”的方位的,后来却变成名词,与“夏”字构成叠义名词了。二者连称或分别使用,都能表示同样的意思。从“华夏”一词的来源,足以窥见炎黄文化的发祥之地。
三、炎黄二帝的故里
关于传说中炎黄二帝的故里所在,据《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帝王世纪》云:“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初都陈,又徙鲁。”关于“华阳”,历来史家均以为即华山之阳:“秦岭古代通称华山,秦岭南面就叫做华阳,区域很广”。
据此将炎帝族的发迹起家之地定于陕西宝鸡姜城堡:“现在宝鸡县城南门外就临着渭水,过渭水南一二里,在黄土原边上有一村,叫作姜城堡。堡西有一小水,从秦岭中流出,叫作清姜河。堡的东面约一里地的光景有一个很大的神农庙,庙前面有一个泉,叫作九圣泉,俗传为神农皇帝洗衣的地方”。实则嵩山古称崇山,又叫华山,“华阳”即河南新郑之华阳寨,而非秦岭以南的广袤地域。炎帝初都之陈,在今河南淮阳城关一带,同新郑近在咫尺,而与宝鸡则相距千里之遥,相比之下,以新郑说较为合理。
或谓今河南荥阳县庙子乡境内的浮戏山即古华山,其南坡叫“华阳”,华阳坡上榆树成林,末代炎帝出生于此,因榆林密集而取名“榆罔”。其地距新郑亦不甚远,新郑至荥阳一带,似可视为炎帝故里所在。
关于黄帝的出生地,主要有寿丘和天水两说。晋皇甫谧《帝王世纪》主张黄帝生于寿丘:“黄帝生于寿丘,长于姬水,因以为姓。”唐张守节《史记正义》说:“寿丘在鲁东门之北,今在兖州曲阜县东北六里。”据此则黄帝生于今山东曲阜。此说可商,因为鲁国本为“少昊之墟”,是东夷集团的势力范围,华夏集团的黄帝不可能出生在那里,在周成王“践奄”以前,尚未发现姬姓势力到此的痕迹。
在寿丘说之外,北魏郦道元认为黄帝生于天水。他在《水经•渭水注》中说:“黄帝生于天水,在上邽城东七十里轩辕谷。”天水在今甘肃天水县,秦时为上邽县。“郦氏此说也难以成立。遍阅有关文献典籍,没有任何事实足以证明黄帝生于天水”。
我们认为黄帝生于河南新郑。新郑古称“有熊”与“轩辕丘”。东晋王嘉《拾遗记》说:“轩辕黄帝出自有熊之国。”明陆应明《广舆记》说:“轩辕丘新郑,古有熊氏之国,黄帝生此因名。”清吴乘权等辑《纲鉴易知录》云:“黄帝生于轩辕之丘,姓公孙,国有熊。”郭袁恒《历代帝都考》中虽然提到“黄帝生于寿丘”,但主张此寿丘不在山东曲阜,而是在河南新郑,亦即轩辕丘。清康熙三十四年《开封府志》载:“黄帝者,有熊国君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其母附宝,感电光绕北斗而有妊,生帝于轩辕之丘,因名轩辕。”《清一统志》注谓:“轩辕丘,在开封府新郑。”黄帝生地也是其最早的都邑所在。
皇甫谧《帝王世纪》说:“新郑,古有熊国,黄帝之所都,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又云:“或言〔新郑〕县故有熊氏之墟,黄帝之所都也。郑氏徙居之,故曰新郑矣。”或谓黄帝生于陕西黄陵县境。有的学者指出,陕西是周人的老家。周人“既不追尊黄帝,也不理会尧舜,而是有他们自己的一套家谱。从这些家谱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姬、姜二水和黄帝炎帝得姓之由,决不可能在陕西,所以陕西的土著周人不郊禘炎黄二帝,甚至一直到春秋时代他们还不把黄帝或者炎帝作为自己的祖先”。如果此说不误,则黄帝故里非河南新郑莫属。
四、涿鹿与阪泉的地望
在中华远古史上,炎黄之战揭开了中国战争的序幕。贾谊《新书?益壤》载:“黄帝者,炎帝之兄也。炎帝无道,黄帝伐之涿鹿之野,血流漂杵,诛炎帝而兼其地,天下乃治。”又《制不定》说:“炎帝者,黄帝同父母弟也,各有天下之半。黄帝行道,而炎帝不听,故战涿鹿之野,血流漂杵。夫地制不得,自黄帝而以困。”涿鹿附近有阪泉,故《史记•五帝本纪》称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涿鹿之战,就其规模和意义来说,都可相侔于西方希腊古史上的“特洛伊”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黄帝战胜炎帝,由一个部族的首领变成所有部族的首领。“在这一点上,黄帝与希腊神话传说中高踞于奥林匹斯山的‘众神之王’——宙斯多所相似。在希腊神话中,宙斯开始仅是神国里与其他诸神地位平等的一员。后来他采用暴力夺取奥林匹斯的政权,成为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和人类的主宰”。
炎、黄之战刚刚结束,又爆发了另一场规模巨大的战争,即黄帝族与九黎族之间的战争——黄帝、蚩尤之战。《尚书•吕刑》疏云:“九黎之君,号曰蚩尤”。张衡《西京赋》说:“蚩尤秉鉞,奋鬣被般,禁御不若,以知神奸;螭魅魍魉,莫能逢旃。”《山海经•大荒北经》:“蚩尤作兵伐黄帝。”《太平御览》卷十五引《志林》:“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弥日,军人皆惑,黄帝乃令风后法斗机作指南车以别四方,遂禽蚩尤。”《史记•五帝本纪》:“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黄帝与蚩尤之战,是华夏集团与九黎族之间爆发的一场激烈战争,以华夏集团胜利而告终。
涿鹿与阪泉近在咫尺。《晋太康地理志》云:“涿鹿城东一里有阪泉,上有黄帝祠。”关于其地望,历来有多种说法:一曰解州说。沈括《梦溪笔谈》卷三:“解州盐泽方百二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未尝溢。大旱,未尝涸。卤色正赤,在阪泉之下,俚俗谓之‘蚩尤血’。惟中间有一泉,乃是甘泉,得此水,然后可以聚。”据《清一统志》载,解州东南二里许有蚩尤村,州西二十五里有浊泽,一名涿泽。解州治所即今山西运城县西南解州镇。“则黄帝与蚩尤战涿鹿之野者,其地望应在此”。
二曰扶沟说。柏杨《中国人史纲》谓:“姬轩辕决定先发制人,他首先突击神农部落,在阪泉(河南扶沟)郊野的战役中,把神农部落击溃,俘虏了敌人全部人口和牛羊”。三曰修武说。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认为,涿鹿或称浊鹿,“盖即今河南修武县之浊鹿也。《郡县志》:‘浊鹿城在修武东北二十三里,山阳公所居’。修武位置河南西北部,正为黄河流域,绳以炎族东西分布之势,蚩尤在此,正当其地”。关于浊鹿,据《元和郡县志》卷十六载:“浊鹿故城,在县界东北二十三里。魏文帝受禅,封汉帝为山阳公,居河内山阳之浊鹿城,即此城也。”
该城位于今修武县东北12公里五里源乡的李固村南,现存城垣仅南北长约300米,东西长度为100米,最高处7米。另在该村还发现有龙山和商文化遗存。四曰彭城说。《续汉书?郡国志》注引《世本》:“涿鹿在彭城南。”彭城即今江苏徐州市。五曰冀州说。《述异记》卷上:“轩辕之初立也,有蚩尤氏兄弟七十二人,铜头铁额,食铁石,轩辕诛之于涿鹿之野……今冀州有蚩尤川,即涿鹿之野。”《尸子》卷下:“黄帝斩蚩尤于中冀。”
上述诸说多附会之词。惟冀州说影响甚大,学者多从之。据《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关于涿鹿,服虔曰:“涿鹿,山名,在涿郡。”张晏曰:“涿鹿在上谷。”关于阪泉,服虔曰:“阪泉,地名。”皇甫谧曰:“在上谷。”另据《括地志》载:“阪泉,今名黄帝泉,在妫州怀戎县东五十里。出五里至涿鹿东北,与涿水合。又有涿鹿故城,在妫州东南五十六里,本黄帝所都也。”汉涿郡治所在今河北涿县,汉上谷郡及唐妫州怀戎县治所在今河北涿鹿县西。后世学者对此多有异议。有谓:“古帝王都邑之可考者,始于黄帝邑于涿鹿之阿。
史称其与炎帝战于阪泉,又与蚩尤战于涿鹿,有战争相证,非如泛言丘邑、陵墓者,可以信口开河也……论其地,则服虔谓在郡县名相附会,不居涿郡,张晏、皇甫谧谓在上谷,皆以汉世郡县名相附会,不足据。纣都朝歌,其游乐之地在于沙丘,盖即武王克殷后狩禽之所。尔时尚为兽蹄鸟迹所萃,安得黄帝时乃为名都?”或云:“无论黄帝、炎帝或蚩尤,现在大家一般都认为他们都活跃在黄河中下游,那么,他们也毫无理由都带上大军跋涉千里到荒远的‘涿鹿’去决战。因为那里不仅给养成问题,而且那时打仗无非是掠夺人畜财物,但苦寒山谷中的“涿鹿”会有什么呢?”因而冀州说也难成立。有人推测河北涿鹿与阪泉等地名,是黄帝族的一支北迁时带去的。倒有一定道理。
涿鹿、阪泉究竟在哪里?有的学者主张在今河南巩义市境。先说阪泉,三国时魏人应玚《灵河赋》云:“资灵川之遐源,出昆仑之神丘,涉津洛之阪泉,播九道于中州。”这个“阪泉”是指洛水与河水在巩义市交汇的洛汭地区。再说涿鹿,《史记•五帝本纪》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索隐》说:“或作浊鹿,古今字异耳”。涿与浊通,盖即水名。古代巩义市境内有两条浊水,一条是黄河,另一条叫黄水。《水经•洛水注》:“〔洛水〕又东,浊水注之,即古黄水也。”根据有的学者考证,“所谓‘涿鹿’,其实就是‘浊陆’,即两条‘浊河边的陆地’”。换言之,涿鹿也在巩义境内河洛相汇处的岸旁。
还有的学者认为,先秦史籍中提到的冀、冀中和冀州,并不在今河北,而是指的“中国”或“中土”。如《逸周书•尝麦解》:“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楚辞•九歌•云中君》:“览冀州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顾亭林据此以为“古之天子常居冀州,后人因以冀州为中国之号。故书皆称中国为冀州,或曰中冀,或曰中土”。丁山就顾氏之说更加推阐,以为“冀之为言中,非北方州之名”。讫战国之世,冀州的范围尚未确定。
《禹贡》中的地名,原本多为泛称,其所指范围又往往是一大片地方,并非后世的一城一市所能当之。《淮南子•地形训》:“正中冀州,曰中土。”注:“冀,大也。”巩义河洛之间一带,地处中原腹心,南依嵩岳,北濒大河,既是“中国”、“中土”的一隅,当然可以被包括在古冀州范围之内。《汉书•郊祀志》曰:“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位于河洛、嵩高之间的巩义,正是三代所居的理想之地,史家将涿鹿、阪泉定位于此,绝非空穴来风。除文献记载外,尚有考古资料足资佐证。
伊水、洛水两岸,特别是伊、洛汇流后的伊洛河流域与河洛交汇处,密布着许多史前文化遗址。比较著名的有康沟、仓西、董沟、伏羲台、滩小关等仰韶文化遗址。滩小关遗址位于巩义市沙鱼沟乡滩关村西岭上,东西长约700米,南北宽约650米,面积约4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2~4米,内涵十分丰富,发现大量房基、墓葬、窖穴等遗迹。出土石器、陶器等文物100余件,其中钵、盆、碗、罐等陶器多有彩绘○18。如果说仰韶文化可以代表炎黄两大部族的物质文化遗存的话,那么从考古学文化方面考察,说涿鹿、阪泉在河南巩义并非无据。
五、“黄土崇拜”与“天下之中”
炎黄文化缔造者黄帝族之所以被称作“黄帝”,可能同黄土崇拜有关。“中国人不但是黄种人,而且自称‘黄’帝子孙;吃的是黄米(粟)、黄豆,住的是黄河沿岸、黄海之滨。位到至尊则穿黄袍走黄道。死了以后的去处,叫黄泉……中国文化渊源于华北,而华北住民生活环境里最有支配性的颜色,除了青天之外,便是黄土之黄;《易经》所谓‘天玄而地黄’,刮风时候,‘黄埃’飞物,连天也是黄的”。中国人崇奉黄土,实滥觞于炎黄。黄帝或称皇帝。《庄子•齐物论》中说到“黄帝”,王先谦《集解》:“黄原作皇,《释文》本作黄。黄、皇通用,今本作黄。”
《吕氏春秋•贵公篇》:“丑不若黄帝。”毕沅校正云:“黄帝,刘本作皇帝,皇、黄古通用。”皇帝之所以称黄帝,是由于她是一个崇奉黄土地的部族。《史记•五帝本纪》:“〔黄帝〕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索隐》:“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称黄帝。”《正义》:“以土德王,土气胜故曰黄帝。”《吕氏春秋•应同篇》:“黄帝曰:‘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当代学者多主张黄帝即“黄地”,这种称呼,是对地母崇拜的表现。马衡《释帝兼论高原文化》指出,帝即“地”字,黄帝就是“黄地”,亦即“后土”。
党晴梵《先秦思想史论略》也说:“金文黄〔为〕日初出土之色。黄……从田,是田土沾濡于人身之色……黄帝即是后土,殷人犹有古代氏族母系传统的思想孑遗,以土象征母。所谓人生于土,即是人生于母。”由此看来,黄帝之得名,很可能是把黄土神化,将它视若神祗,加以崇拜。“或者说把自己的传说祖先和黄土崇拜结合起来,使黄帝之形象具有‘自然’与‘社会’之‘两重性’”。
迄今所知,最早的黄土崇拜实例在中原。建国前,安阳殷墟曾发现两组基址,其中一个“黄土堂基”,南北长11.3米,东西长11.8米,厚约0.5~1米,面积约为133.34平方米。黄土相当纯净,“绝对不掺杂他种泥土”。郭宝钧先生称之为“黄土堂基”。李济先生认为这就是“崇拜最高神的神坛基址”。由此可知,黄土崇拜是一种极其古老的社会现象,从安阳殷墟发现黄土神坛这一实例,崇奉黄土的黄帝族,最早活动区域应在距此不远的中原腹心地带。
根据文献记载,黄帝族最早居于天下中心地带。《吕氏春秋•季夏纪》:“中央土,中日戊巳。其帝黄帝。”高诱注云:“戊巳,土日。土王中央也。”又说:“黄帝,少典之子,以土德王天下,号轩辕氏。死,托祀为中央之帝。”《淮南子•天文训》:“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在古代人们的心目中,天下的中心在嵩山伊洛地区。《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昆吾,是谓正中。”张衡《思玄赋》曰:“跻日中于昆吾兮,憩炎天之所陶。”挚虞《思游赋》云:“感昆吾之易越。”都把昆吾之墟看成天之中心。而昆吾氏最早活动的地域,在今河南新郑。新郑县城关竹园村过去保存有一高约5米的“天心石”,以此作为天之中心的标志。
另据《史记•封禅书》云:“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何尊》铭谓:“惟武王即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武王所选新都洛邑,就在距中岳不远的“中国”。于省吾先生释“中国”的由来时指出:“这种称谓,是由于用土圭测量日光照射于地上的影子的距离尺度,以判定其中心所在,因而称之为土中或中土。至于成王迁都洛邑,洛邑接近阳城,故称之为土中,引而申之,这也是后世称河南地为中州或中原的由来”。表明中岳嵩山是天下的中心。
河南巩义市洛汭地区,被称为“中心的中心”。徐显之先生指出,《山海经》时代先民对世界的认识:“伊水全长不过二百四十公里。洛水全长也不过四百二十公里,其在河南境内不及三百公里。这两条河流密迩相邻,自西南平行地向东北流,堪称中国古代的‘两河流域’。……伊洛地区是夏的中心,伊洛入河之会又是中心的中心”。
河南汝宁也被视作“天中”。《天中记》载:“天中,宋刘敬云:豫州,天地之中,而汝南又为豫州之中,故汝宁北三里有山名天中,一名天台,是故测影植圭莫准于此。”《读史方舆纪要》云:“自古考日景,测分数以此为正。”汝宁即今汝南,天中山位于县城北1.5公里处,上土下石,高丈余。
关于“天中”,有新郑、嵩岳、伊洛和汝宁诸说,大体而言,古代人们心目中,大都以新郑至洛阳一带为天下之中,黄帝号称“中央之帝”,最早以这里为其历史舞台。
六、炎黄二帝的传说与史迹
根据文献记载,炎帝族起源于姜水。有人指出:“虽然姜水究竟在何地,我们目前尚不能回答。但炎帝族主要活动区域,是在今日中原即河南伊洛平原上,这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26。以伊洛平原为中心,黄河中游地区所见史迹,除炎帝生地新郑华阳寨、炎帝初都淮阳陈城外,据《潜确类书》卷三十一载:“神农涧在卫辉府温县。神农采药至此,以杖画地,遂成涧。”炎帝族的后裔共工居地,在今河南辉县市;齐祖吕尚的祖籍,在今河南卫辉境。共工族系的齐、许、申、吕等,直到春秋战国时仍然是中原华夏的诸侯之国,是华夏族的支柱和重要组成部分。
黄帝是涿鹿之战的胜利者,其传说和史迹远较炎帝为多。汝州市有黄帝问道处。《广博物志》卷五引《三水小牍》说:“汝州临汝县广城坡之西垠,有小山曰崆峒,即黄帝访道地,广成子所隐也。”灵宝有黄帝铸鼎原。《史记•封禅书》云:“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铸鼎原在灵宝县阳平乡,这里的黄帝陵,相传为黄帝靴袜冢。《黄帝内传》说:“〔黄帝〕采首山铜,铸鼎荆山下,鼎成而崩。其臣彻,取衣冠几杖,庙祀之。”
据《阌乡县志》载,黄帝陵前建有一座黄帝庙,创于汉唐,中门匾书“骑龙遗踪”,山门题额:“古荆山”。唐代诗人李白来此拜谒,赋诗凭吊云:“黄帝铸鼎荆山涯,不炼黄金炼丹砂,骑龙飞去太清家,云愁海思令人嗟。”这里所保存的唐贞元十七年《轩辕黄帝铸鼎原碑》,为国内所见专记轩辕黄帝事迹的最早碑刻。
巩义市河洛交汇的洛汭地区,是黄帝修坛沉璧之处。《初学记》卷六引《河图》说:“黄帝游于洛。”引《帝王世纪》云:“黄帝时天大雾三日,帝游洛水之上。”《御览》引《尚书?中侯》:“黄帝东巡河过洛,修坛沉璧,受龙图于河,龟书于洛,赤文绿地,广袤九尺,负理平上,有列星之分,七政之度,帝王录记兴亡之数。”于此得到河图洛书。
襄城县有黄帝问路处。《庄子•徐无鬼》载:“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至于襄城之野,七圣皆迷,无所问涂,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
相传黄帝登过嵩山。《黄帝内传》说:“且谓帝会嵩山,王母欲以金液。”《登封县志》载:“虎头峰,峰有虎口岩,乃唐李筌得黄帝阴符本经处。”
新郑古为熊氏之墟,县城北关有轩辕故里旧址,城内碑刻有清康熙五十四年的“轩辕故里碑”。乾隆二十九年,重修“始祖庙”碑云:“古传为轩辕氏旧墟,行在北有轩辕丘遗迹。”道光三年,重修“文庙”碑载:“新郑为轩辕黄帝故都,文明肇启有自来矣。”城西南二十里的潩水河,相传即是黄帝出生的姬水。潩水沿岸唐户村的“黄帝口”,据说是黄帝屯兵设防的要塞,太清村的“天寿宫”,相传为黄帝乘龙升天处。
密县县城东南22公里的刘寨乡境内,有轩辕黄帝宫。《左传•昭公十七年》:“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应劭曰:“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黄帝从云纪事,其宫建在能透水的岩石上面,故又称“云岩宫”。相传黄帝在此与风后研创了我国最早的八阵图,唐孤独及《风后八阵图碑》铭称:“帝用经略,北清涿鹿,南平蚩尤,勘黎阪泉,省分于崆峒,底定万国。”清张于阶撰写《云岩讲武诗》一首:“徘徊风后阵,八面列高嵩。马走烟雾外,人行日月中。流泉寒小鹫,硖石引长虹。远望龙蛇岫,图旋十二宫。”
轩辕黄帝宫附近,有黄帝拜力牧为将的“力牧台”,黄帝养马的“养马庄”,黄帝存放粮草的“草场岗”,黄帝遛马的“马骥岭”,黄帝屯粮的“仓王庄”,黄帝立旗的“摩旗山”和“议事台”等。密县城东1.5公里有“天仙庙”,又称“天仙院”,相传是黄帝女儿成仙处。《徐霞客游记》云:“天仙院,院祀天仙,黄帝之三女也。白松在祠后中庭,相传三女脱骨于其下。树周垒石为栏,一轩临北,轩中题咏绝盛。”题咏诗词主要称颂黄帝在此葬女成仙故事。
在密县城东南25公里处的密县、新郑和禹县交界处,有一座历史名山——大隗山,大隗山即具茨山。山上不少山峰都是以黄帝及其大臣命名的,象风后岭、大鸿山等。山上的花园坡(黄帝花园)、避暑洞、梳妆台、黄帝庙等传说,至少在战国、秦汉以来就很流行了。
中原地区炎黄文化遗迹颇多,此不一一赘述。
综上所述,炎帝族与黄帝族最早以黄河中游一带为其历史舞台,活动于河南嵩山周围与伊洛地区。传说中的一些著名远古“英雄”人物,出生于斯,“建都”于斯,在这里发展生产,战胜强敌,建立了丰功伟绩,并留下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和遗迹,华夏文明历史从这里揭开了帷幕,谱写了新的篇章,这里应是炎黄文化的发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