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佛教塔群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跨越朝代最长的塔群,在中国首屈一指,被称为“中国佛塔博物馆”。
嵩山佛塔主要分布在中岳嵩山的寺院及其周围。从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520年)开始建塔,经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及当代,历时1500年,总塔数357座。太室山和少室山周围登封境内的塔有265座,其中塔最为集中的少林寺塔林有唐、宋、金、元、明、清及现代塔计232座,少林寺院及周围17座,会善寺5座,法王寺6座,永泰寺3座,嵩岳寺1座,三祖庵1座。太室山、少室山外的余脉四周也分布着92座古塔,其中汝州法行寺1座,风穴寺塔林84座,新密1座,新郑3座,荥阳2座,禹州1座。
塔是佛教的产物,起源于古印度。塔又名“窣堵坡”、“塔婆”,为梵文译音,又译作“浮屠”或“浮图”。塔最早是用来存放佛舍利和经卷的,称佛塔。佛教传入中国后,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塔由最初存放佛舍利延伸到佛教徒的葬制上,僧人圆寂后为示其功德,也开始建塔,少林寺塔林就是为历代少林高僧建的功德塔。
嵩山塔群由于建筑艺术精湛、内容丰富,被誉为古代建筑的艺术宝库。概括了整个中国古塔发展史。中国古代建筑种类很多,而塔这种建筑形式,是随着古印度佛教传入在中国出现的,经过中国建筑师的再创造,把外来的因素与传统的建筑特点相结合,成为中国丰富多彩的古代建筑群中一朵艳丽的奇葩。自汉魏以来中国出现的塔大多数为木楼结构,可供人们上下。由于木构塔容易着火或极易腐朽损坏,后来逐步为砖石材料所代替。嵩岳寺塔即是在木结构塔向砖石塔结构转化过程中现存的最早实物例证,嵩岳寺塔整个外形呈抛物线形,不仅具有巍峨挺拔之雄,而且又具有婉转柔和之秀,设计艺术水平极高。到唐代,随着法王寺塔、永泰寺塔的建造,在形式上继承了北魏时期嵩岳寺塔的风格,整体塔身高大挺拔,秀气利索;从力学角度来看,受压性能良好;再者塔身无繁复的装饰,简洁朴素,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浓烈的地域色彩。宋、金、元、明、清时期,嵩山古塔数量大增,造型变化多样,八角形、六角形、圆形、密檐式、楼阁式、藏式等各种造型的塔体异彩纷呈,各具特色。同时建筑工艺也臻于成熟、完善。嵩山古塔从北魏时期开始,到明清各个历史时期,类型之多,造型各异,透视出各个不同时期古塔建筑的特点,为古代建筑现存实物中所罕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是古塔建筑考古断代重要实物依据,为中国建筑史增添了光辉篇章。
嵩山塔群不仅是中国古塔博物馆,而且是建筑艺术馆和资料库。嵩山的塔几乎没有完全相同的。这些造型各异的塔是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塔上的砖雕、石雕造型精美,独具匠心,为雕刻艺术珍品。塔铭、塔额,篆、行、草、隶、楷应有尽有,各具特色,为难得的书法艺术品。嵩山塔群是历史资料库。北魏、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各朝代所建的塔,为研究各代塔式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塔铭上所记述的历史事件,内容之多、连贯性之强,是诸多历史史料不可比拟的。
登封区域内的塔现存265座,历时近1500年,最早的一座建于北魏正光元年(520年),最晚的一座建于2002年。在这1400多年时间里,由于风吹雨浸,塔体风化严重,有的倒塌,有的被埋于地下。鉴于多年失修,1959年国家首次对少林寺塔林进行整修,抢救了大量危塔。1967年对会善寺净藏禅师塔进行了整修;1975年加固了少林寺法如塔。1982年全面整修嵩岳寺塔。2004年又对法王寺塔群进行整修。此外,风穴寺塔林、大周山塔等嵩山周围的塔大都进行了修葺。由此,嵩山古塔得到了应有的保护,基本恢复了原有的历史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