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攻略

河南篇之嵩山属于哪个山系

时间:2024-04-01 20:51:39  作者:刘兵200


中岳嵩山

中岳嵩山为我国五岳名山,是首批国家风景名胜区,属于伏牛山脉。其主体在河南登封市西北,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组成,东西绵延60公里,共有72座山峰,最高峰为峻极峰,海拔1491.7米,自古就有“嵩高峻极”和“峻极于天”之说。嵩山是天地灵气凝聚之所,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历代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都曾来此祭岳、封禅,观光游览,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有中岳庙、嵩阳书院、嵩岳寺塔,法王寺、少林寺、汉阙、古观星台等。

中岳嵩山



4月18日下午,从新密市来到登封市,下了汽车就在站旁吉祥旅馆住下,行李一放,即开始游览。

中岳庙

中岳庙位于城东黄盖峰下,是历代帝王封禅祭祀的场所,始建于秦代,西汉汉武帝时加以扩建,现存庙制基本保留着清代重修后的规模,为河南省现存规模最大的寺庙建筑。庙院南北长650米,东西宽166米,总面积10万多平方米。延中轴线建筑有名山第一坊、峻极殿(中岳大殿)、寝殿御书楼,共七进十一层院落。

中岳庙

中岳庙峻极殿

镇库铁人

其中中岳大殿最为雄伟,重檐庑殿顶,面阔九间,进深五间,红墙黄瓦,这座建筑看上去太年轻,对我缺乏吸引力。让我感兴趣的是耸立在崇圣门东侧的四尊铁人,铁人分别坐落在古神库四周,为镇库铁人,是宋代平治元年(1064年)忠武军匠人董襜所铸造。铁人身高约3米,重量约3吨,振臂握拳、怒目挺胸,形象高大威武。传说金兵南侵,铁人准备渡河抗金壮志未酬,所以一副怒目而视、壮志未酬的神态。也有人说是庙内四个爱国道士的化身,他们追随岳家军北上抗金,为国捐躯,精神永存。

过去在山西篇里介绍过太原市晋祠金人台,四周各铸铁人一尊,亦称铁太尉;运城市蒲津渡铁牛也是古代珍宝;而这中岳铁人,是我国现存体型最大,保存完好的四个镇庙铁人,全身由几十个铁块连接而成,由上到下层层排列,发式、服装完全一样,表情和造型基本相同。我站在铁人面前,凝神观望,能感到一股浩然正气,也深深地为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冶炼技术所折服。当地百姓对铁人充满了崇敬之情,把它们奉为守护神,有“挂锁” “拜干爹”,摸铁人祛病的习俗。

中岳庙铁人


嵩山一日游

4月19日早上7点半出发,嵩山一日游的顺序为嵩阳书院,嵩岳庙、法王寺、嵩山峻极峰,启母阙。逐个向大家介绍。

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位于市中心北约2公里处,因坐落在嵩山之阳故名。创建于北魏太和八年,隋唐时称嵩阳观,宋改为嵩阳书院,与睢阳书院、岳麓书院、白鹿书院并称为我国四大书院。我到书院时,也许是时间早,也许是门票贵(30元),里面有许多身着宋装的学生帮忙服务,而游客只有我一人。

嵩阳书院最珍贵的是两棵古柏,人们称它为活化石,原有三棵。西汉元封三年(前110年)汉武帝游嵩山时,见三棵柏树枝繁叶茂,就封它们为大将军、二将军、三将军,三将军柏在明末毁于战火。前两大将军依然健在,被封至今已有2000多年。有趣的是大将军柏周长约6米,二将军柏膀大腰圆,周长竟达15米。

嵩阳书院还有件国宝,《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即唐碑,高9米,宽2.04米,厚1.05米,为嵩山地区碑制之冠。碑系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刻立,主要记述嵩阳观道士孙太冲为唐玄宗李隆基炼丹九转的故事。

嵩阳书院作为“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子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嵩阳书院

大将军柏

二将军柏

《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

嵩岳寺塔

嵩岳寺位于市区西北5公里处,寺内有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砖砌佛塔,始建于北魏正光元年(520年),密檐式,高40余米,十五层,平面呈十二边角形,去嵩岳寺主要就是为了参观这座佛塔。当我走进寺院时,远远就看到它那挺拔秀丽的抛物线造型为之心动,到了门口一问,门票30元又很心疼,我有些含糊了,可这是中国之最呀!

我鼓足勇气向两位工作人员讲述我走遍中国的圆梦行动,并让他们看我所盖的邮戳,最后不仅让我免费参观,其中一位还要硬塞给我一瓶矿泉水,不要门票已经感激不尽,这水我怎么能要呢?热心的河南人真情难忘,这一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嵩山太室山景区

嵩山太室山景区包括大法王寺和峻极峰,门票25元,这个价格我能接受,说实在的不算贵。大法王寺坐落在市区北5公里的太室山南麓玉柱峰下,为佛教文化的“神州第一胜地”。据传,公元67年汉明帝礼请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来华传法,自此佛教传入中国。为安顿二位高僧翻译经文,公元71年汉明帝在嵩山选址,建造了中国的第一菩提道场。过去一直宣传,洛阳白马寺是中国的第一个寺院,来趟嵩山又有了新发现,这两年也没听说专家学者议论此事,究竟谁是第一呢?

嵩山碑刻

嵩山大法王寺

嵩山主峰峻极峰

峻极峰为嵩山的主峰,宋代名家范仲淹就有“不来峻极游,何能小天下”的名句。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不知何故,登嵩顶并不热门,我1977年来时,曾打听了好几个人,都说没人爬山,不好找路,我只好放弃了。这次来嵩山,因五月份就要去西藏,正好把登嵩顶当做进藏前的一次热身,锻炼锻炼。

正好今天是三月三,进香和爬山的游人络绎不绝,一路上一点都不寂寞,青石铺就的盘山路降低了登山的难度。从山下到山顶只用了三个多小时。山顶上有一标示牌标明:”嵩山峻极峰1491.73米”,以前测量为1440米,这座山也长高了。我在山顶上极目远眺,体会着嵩山八景之一 “峻峰远眺” 的感觉。

只见四周群峰连绵,嵩山雄峙中原,这时我想起同路人讲给我的古人曰:“环天下皆山,惟嵩山高当天地之中”,这话我一直理解不透,当我举目四望时突然醒悟,此时我头顶蓝天,脚踩嵩顶,站在天地之中,立刻觉得自己也高大起来,顶天立地!

中岳嵩山极顶

还有三张门票

嵩山太室山景区门票 25元

中岳庙门票 30元

嵩阳书院门票 30元

登封观星台

在登封市还参观了观星台,它位于城区东南12公里的告成镇,北望嵩山,南临颖水,为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创建,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观测建筑。郭守敬是河北邢台人,在河北篇中有过介绍,这里主要说说观星台。

观星台创建于元代初年,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当时由郭守敬等人主持修建,在全国设立二十七个天文观测站,此台为观测中心。观星台由台身、石圭两部分组成,台高12.62米,郭守敬以高表测影掌握天象变化的运行规律,从而推算出夏至和冬至及回归年的准确时间,并以此为重要依据编制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

科普知识:观星台的用途相当于测量日影的圭表(量天尺)。高耸的城楼相当于一根直立于地面上的竿子,台下正北方的“长堤”则是一把用来度量日影长度的“量天尺”。台上有两间小屋,一间放着漏壶,一间放着浑仪;两室之间有一横梁。每天正午,太阳光将台顶中间横梁的影子投在“量天尺”上。冬至这天正午的投影最长,夏至这天正午的投影最短;从一个冬至或夏至到下一个冬至或夏至,就是一个回归年的长度。

观星台还有阳城遗址陈列馆,这也是个意外的收获,位于靠城镇西北500米的王城岗遗址(龙山文化晚期)及位于王城岗北面的阳城遗址(东周)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是在探索夏都过程中的新发现。陈列的主要文物有我国第一个朝代夏都遗址(王城岗)出土的城墙夯土,奠基坑和东周阳城出土的板瓦、筒瓦和陶器等。观星台票价格不菲,但对我来说还是物有所值,等于一下参观了两处重点单位。

观星台景区还有唐代建造的“周公测景台”,是古人验证夏至日影的纪念性石表。

登封市观星台


观星台门票

观星台说明书

东汉三阙

在登封市还有想花钱也看不到的文物,即东汉的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这汉代三阙排在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古建筑类序号的1、2、3号,可见其弥足珍贵。(阙:音quē,定义,皇宫门前两边的望楼或墓道外的石雕。)当我来到太室阙和启母阙时,这两阙都被砌在屋子里,大门紧锁,里面什么都看不见,只好带着遗憾离去。我猜想,这少室阙也一定被关了禁闭,就不瞎跑冤枉道了,只好回去找些资料补上这一课。

登封市启母阙

太室阙小屋

启母石

启母阙建于东汉延光二年(123年),是汉代启母庙前的神道阙,附近有一巨石,周长43.1米,高约10米,名启母石,庙即为些而建。禹是夏王朝的君王,启是禹的儿子,启母即禹的夫人启的母亲。

在嵩山也有不想花钱也不想去的地方,这就是嵩山少林寺。1977年我曾参观过少林寺,那次是因为受周恩来《大江歌罢掉头东》一诗的影响,诗中“面壁十年图破壁”说的是禅宗初祖达摩在少林寺五乳峰洞中面壁十年(也有说九年的)默默修禅,我也立志要学习菩提达摩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的精神。

电影“少林寺”公演之后,少林寺名声大噪,游人蜂拥而至,少林寺旅游炙手可热。很多人都说少林寺太商业化了,处处要钱,我在登封听说门票要100元,作为一个宗教文化的圣地,本应传承佛教文化的精神,可是到处充斥着铜臭味,我真的不想再去。前几天看电视说,僧人一天的伙食费只有六七元,这不是在哭穷吗,佛门也不清静。

巩义市宋陵

既然不想去少林寺,4月20日就从登封直接去了巩义市,那里有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陵,位于巩义市西村、芝田、孝义、回郭村一带,是北宋庞大的帝王陵墓群。北宋共有九个皇帝,除徽、钦二帝被金兵南下所俘,身死异地,均葬于此陵。太宗赵匡胤的父亲赵宏殷的陵墓也迁到此地,共有七帝八陵。

八陵为:永安陵,赵宏殷的陵墓;永昌陵,太祖赵匡胤的陵墓;永熙陵,太祖赵光义的陵墓;永定陵,真宗赵恒的陵墓;永昭陵,仁宗赵祯的陵墓;永厚陵,英宗赵曙的陵墓;永裕陵,神宗赵顼的陵墓;永太陵,哲宗赵煦的陵墓。还附葬皇后二十多个,陪葬宗室及王公大臣,如寇准、包拯等。

宋的国都在开封,帝陵为什么要选在巩义呢?有种说法是,与宋初赵匡胤打算迁都洛阳有关,后来放弃迁都计划,但永安陵已经建好了,也就只好如此了。也有的说与风水有关,当时流行将姓氏归于宫、商、角、徵、羽五音,宋代以赵姓立国,赵属“角”音,利于丙壬方位(即北方偏西)和地形等条件,巩义的山水风脉正好吻合,所以巩义成了天子寿寝之地。

每个陵园占地约120亩,陵墓的建制基本相同,均坐北朝南,都有较大的陵台,陵台四周有暑墙,四角有角楼,四墙中间设神门,东、西、北三神门外各有雕狮一对,南神门外神道两侧排列着雄伟壮观的石刻群,有宫人、将军、大臣、客使及石兽望、柱等,望柱前为乳门,乳门之南一百五十米为阙台,是帝陵的第一道门户。

宋陵工程浩大及朝庭腐败,耗尽天下财力物力,加速了北宋的灭亡。北方广大黄河流域由金人控制,从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金人立刘豫为傀儡皇帝,就开始专门盗掘帝后之陵,随葬的珍宝奇玩尽被掠走,亡帝的尸骨被抛洒荒野。随后蒙古铁骑南下,入主中原,将宋陵的地面建筑全部毁坏,夷为平地,仅幸存了数百件宋陵的石刻造像。

现存孝义墓区的永昭陵、永厚陵距巩义市区较近,我也来到这里参观。近年在永昭陵恢复修建了一些地面建筑,使人们对宋陵的建筑规制可比较直观的进行了解。当然还能欣赏到宋陵石刻,是我国现存唯一的宋代造像群,有很高的艺术和文物价值。

宋陵石刻造像主要分布在神道两侧,大致可分为望柱、古人、石兽三类造型,石人是墓主人的警卫和侍从,石兽象征着吉祥和用以驱除鬼怪,望柱为神道的标志。永昭陵不收门票,但看不到宫城的陵台。

巩义市永昭陵



永昭陵神道石刻


巩义市是唐代大诗人杜甫(712-770年)故乡,是地地道道的河南人。据说杜甫就诞生在笔架山下的一孔窑洞里,这块富饶的土地哺育诗人成长,陶冶了诗人品格,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后漫游全国各地。杜甫一生饱受战乱之苦,颠沛流离,写下了许多反映当时社会现象的诗句,他的诗被称为“史诗”。

杜甫的千古绝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现在读起来也倍感亲切,它是诗人千年的梦想,也是现在社会的焦点,他道出了人民的心声。他的思想境界比那些不流道德血液、没有社会责任感的房地产开发商高尚的多,面对居高不下的高房价,普通百姓只能是一声叹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