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创造出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出博大精深的精神文明,而源远流长、绚丽多彩的历代各体文学,正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文明宝库的最为可贵的精神财富之一。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批永世不朽的名诗人。有坚守节操、抗击腐恶、不惜自沉汨罗、以生命殉理想的贵族诗人屈原;有鄙弃流俗、归隐躬耕以求独善其身的陶渊明;也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再有我们的“开国文臣之首”――宋濂。
宋濂画像
宋濂,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祖籍金华潜溪(今浙江义乌),后迁居金华浦江。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幼年聪明英挺,学习刻苦,向别人借书都亲手抄下来。他起初拜梦吉为师,学儒家经典,后与元末文学家吴莱、柳贯、黄溍学古文,自叹弗如!又因机缘巧合,得一位姓郑的藏书楼学习的良机,读尽其中几万卷书,学问日益渊博。
朱元璋攻取南京,宋濂被任命为江南儒学提举,为太子讲解经籍。因其博洽的学问,深受朱元璋的赏识。宋濂还曾多次向朱元璋提议要从《春秋》、《尚书》等儒家经典吸取治国之道。在洪武二年,被任命为总裁,修编《元史》。宋濂一直都对朱元璋忠心耿耿,明太祖(朱元璋)也对他恩宠有加。他夸赞宋濂:“我曾听说最高尚的人是圣人,其次是贤者,再次是君子。宋濂跟我十九年,未曾说一句假话,讥嘲任一人的短处,始终如一。他不只是个君子,几乎称得上是个贤者了!”据说朱元璋还曾调制了一杯甘露汤亲手端给宋濂喝,说:“这能治病延年,愿与卿共享。”
在洪武六年,被尊称为“开国文臣之首。”
他在历经元末天翻地覆的社会动乱接触了广阔的社会现实,自身学问渊博,发为文章,质朴雄浑,闳中而肆外。我们最熟悉的就是传诵久远的名篇《宋东阳马生序》,这是一篇送别晚辈的文章,先述自己早岁读书求师之艰难,再与今天太学生的优越条件相比,勉励年轻人刻苦学习立论真切,情感淳淳,结构浑然一体,语言明白而富有表现力,长短相同,读来抑扬有致。他还巧妙通过寓言形式加以揭露元末政治的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以及社会人生的狡诈愚昧,深刻警人,意旨遥远。如《燕书》和《龙门子凝道记》两部,古雅雄丽,广为传颂……
宋濂的一生真的可谓是精彩绝伦、叹为观止。朱元璋评价他:“浙东人才,惟卿与王祎耳。才思之雄,卿不如祎;学部之博,祎不如卿。”但奈何天道不公及难测帝王心,就这样,在1381年,因孙子宋慎犯法,被流放茂州,病死途中!!!
“宁愿忍受饥饿而死,不能贪利而活着。” ――宋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