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物介绍

“文坛祖母”冰心生平简介

时间:2024-11-27 08:46:11  作者:大圆眼睛

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省福州市人。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品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拳拳慈父心

1900年10月5日夜,月光如水,万籁俱寂。子夜时分,福州隆普营谢家宅里突然传出婴儿的呱呱哭声,那是作家冰心来到了人世间。

冰心的父亲名叫谢葆璋,年轻时经严复推荐,入天津紫竹林水师学堂,毕业后成为海军军官。他为人正直,作战勇敢,曾任威远舰的枪炮二副,参加过甲午海战。后任“海圻”号巡洋舰副舰长、海军练营营长、海军学校校长等官职。辛亥革命后,出任海军部军学司司长,是近代一位具有进步思想的爱国将领。冰心的母亲也是一位有很高文学修养的妇女,冰心从4岁起,母亲就教她识字。

冰心在谢家排行老大,又是唯一的女儿,谢葆璋视其为掌上明珠。当谢家的伯母、叔母们催促给冰心扎耳朵眼时,他就说:“你们看,她左耳唇后面,有一颗聪明痣,把这颗痣扎穿了,孩子就笨了。”他还不让孩子穿紧鞋。冰心深知慈父对她的疼爱,所以,她刚一感到鞋子有点紧,就故意在父亲面前一瘸一瘸地走。父亲一见,就立刻埋怨妻子:“你又给她小鞋穿了!”

谢葆璋在烟台任海军学校校长时,经常带女儿去海边散步,教小冰心如何打枪,如何骑马,如何划船。夜晚,就指点她如何看星星,如何辨认星座的位置。他还常常带领冰心上军舰,把军舰上的设备、生活方式讲给她听。谢葆璋曾到过英、法、意、日等许多国家。有一次,他从海外归来,气愤地对女儿说:“我们堂堂的中国,竟连一首国歌都没有!我们这次到英国购买军舰,在举行接收典礼仪式时,他们奏完英国国歌之后,竟奏一首《妈妈好糊涂》的民歌调子,作为中国的国歌。”

在父亲的教诲下,冰心的心中从小就播下爱国的种子,它鼓舞着冰心走上了反帝反封建的道路。当辛亥革命爆发的消息传来时,她把攒下的10块压岁钱,送到申报馆,去捐款劳军。当“五四”运动爆发时,她毫不犹豫地积极投身到学生的爱国运动中去。

爱书的由来

冰心自幼聪慧好学,特别喜欢听故事。为了鼓励她用心学习,当时担任她家塾教师的舅舅杨子敬常对她说:“你好好做功课吧,等你做完了功课,晚上我给你讲故事。”舅舅给她讲的第一部书是《三国演义》。那曲折的情节、鲜活的人物深深吸引了小冰心。等讲完一段,舅舅总是再讲一回。为了每天晚上都能听“三国”的故事,她学习更认真了,功课总是做得又快又好。可是,舅舅晚上常常有事,不能给她讲“三国”,有时竟停了好几天,这可把小冰心急坏了。她只好拿起舅舅的《三国演义》来看,这时她才7岁。

最初,她大半看不懂,就囫囵吞枣,硬着头皮看下去,不懂的地方,就连猜带蒙,有时,居然被她蒙对了。这样,她慢慢地理解一些书的内容了,也越看越入迷,看完《三国演义》,又找来《水浒传》、《聊斋志异》……母亲见她手不释卷,怕她年纪过小,这样用功会影响视力,便竭力劝她出去玩。她不肯,母亲只好把书藏起来,可不知怎么搞的,那些书总是神不知鬼不觉地又被她找了出来。

冰心不但把读过的书都用心记住,还时常把书中的故事讲给别人听。假日时父亲带她到军舰上去玩,水兵们听说这个七岁的孩子会讲“三国”故事,就纷纷围住她。当小冰心神气而又一本正经地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时,众人被她那稚气的神情逗得捧腹大笑。听完故事,水兵们拉着她的手,称赞她聪明伶俐,并把他们在航行中用来消磨时光的小说包了一包,送给冰心作为“讲书”的奖品。那都是些早期翻译的欧美名家小说,这些书令小冰心爱不释手。有些书后面还印有书目,她从书目中看到了林纾翻译的其他欧美名家小说,就去寻找来读,于是,她开始接触外国文学作品。

十岁时,冰心又学了《论语》《左传》《唐诗》。她对唐诗抱有兴趣,很快就能背诵许多名篇,并开始学作对联。祖父谢銮思见冰心很有出息,从心里感到欣慰,但从不当面夸她。

一天晚上,祖父对她讲起了贫寒的家世。原来谢家先辈世居福建长乐横岭,清朝末年,冰心的曾祖父为灾患所迫,来到福州学裁缝谋生。一年春节,曾祖父去收工钱,因不识字被人赖了账,两手空空地回家来。正等米下锅的曾祖母闻讯,一声不吭含泪走了出去。等到曾祖父去找她时,她正要在墙角的树上自缢,曾祖父救下了她,俩人抱头痛哭。他们在寒风中对天立誓,将来若生下儿子一定要让他读书识字,好替父亲记账、要账。他们一连生了五胎,才得了个儿子,夫妻俩克勤克俭,终于让谢銮思成为谢家第一个读书人,而4个女儿却因家里贫穷不能读书。说到这里,祖父抚摸着小冰心的头说:“你是我们谢家第一个正式上学读书的女孩,你一定要好好地读啊!”

投身时代洪流

1912年,冰心考入福州女子师范学校预科,成为谢家第一个正式进学堂读书的女孩。1913年,父亲去北京国民政府出任海军部军学司长,冰心随父迁居北京,次年入贝满女中,1918 年升入北平协和女子大学预科,向往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五四”运动的爆发,使冰心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的振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她全身心地投入时代洪流,被推选为大学学生会文书,参加北京女学界联合会宣传股的工作。在爱国学生运动的激荡之下,她于1919年8月的《晨报》上,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后者第一次使用了“冰心”这个笔名。由于作品直接涉及重大的社会问题,很快产生影响。冰心说,是“五四”运动的一声惊雷,将她“震”上了写作的道路。1921年,冰心以一个青年学生的身份加入了当时著名的文学研究会。她的创作在“为人生”的旗帜下源源流出,发表了引起评论界重视的小说《超人》,引起社会文坛反响的小诗《繁星》《春水》,并由此推动了新诗初期“小诗”写作潮流。

1923年,冰心以优异的成绩取得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奖学金。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20岁出头的冰心,已经名满中国文坛。

洒向大地的爱

1926年,冰心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执教于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校。此后著有散文《南归》,小说《冬儿姑娘》等,表现了更为深厚的社会内涵。抗日战争期间在昆明、重庆等地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建国后,她先后任《人民文学》编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她的短篇小说《空巢》获1980年度优秀短篇小说奖。儿童文学作品选集《小橘灯》于同年在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荣誉奖。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

冰心的爱更多地倾注于一代又一代的孩子身上。从“五四"运动时期步入文坛,在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伴随世纪的风云变幻,她一直坚持写作近80载,笔耕不辍,硕果累累,为世人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学遗产。期间,她为孩子们写作长达 70 多年,她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小橘灯》《寄小读者》等文章,一篇篇温厚、纯净的文字,清新无华,通俗易懂,写给小读者,一切为了孩子。

冰心逝世后,党和人民给予她高度的评价,称她为“二十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忠诚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