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物介绍

国画界泰斗级人物——刘文西生平简介

时间:2024-03-01 23:17:21  作者:嘟嘟小王说书画

国画界泰斗级人物——刘文西

刘文西(1933年10月17日—2019年7月7日)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美术教育家,当代中国人物画大师,黄土画派创始人,第七届、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全国文联文员,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全国文代会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顾问,陕西省文联原副主席,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当代画派联谊会主席,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院长,西安美术学院名誉院长刘文西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7月7日下午13时50分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逝世,享年86岁。

刘文西,1933年出生,浙江嵊县水竹安山村人。

央视视频:《书画中国》画家刘文西

他的足迹遍布陕北的乡乡镇镇,

画了几千个农民肖像和上万张速写。

笔下的毛泽东像无人能比,

勾勒出的美女也个个漂亮!

他便是黄土画派创始人、

国画界泰斗级人物——刘文西

成名作轰动一时,毛主席都说好!


“延安时期的帽子,一身素色布衣”

——这便是刘文西给很多人的第一印象。

1933年,刘文西生于浙江嵊县的一个小山村里,家里兄妹六人,刘文西排行老大。江南的灵气孕育了刘文西的艺术天赋。少年时期,读中学的刘文西,在美术课上第一次听到了世界大师“达·芬奇”的名字,当时的译名为“达文西”,刘文西便想:我们都是“文西”,他能成为大画家,我为什么不行呢?从此他便更加发奋画画。

刘文西自画像

1947年,毕业实习时,24岁的刘文西在选择了陕北,3个月的实习期里,刘文西背着包,在黄土地上走走画画,留下了数百幅写生作品。

通过跟延安老乡们的接触和交流,刘文西听闻了许多毛泽东当年的故事。学生时代的刘文西就看过大量毛泽东和陕北农民交谈的照片,而亲耳听到这些事忌,更是让他深刻印象。

唱支山歌

一天,他在延河畔写生,见一位牧羊老汉赶着一群羊从沟坎上走来,头巾、胡子、皮袄、腰带,让他一下子联想到前几天看到的毛主席在杨家岭与老百姓交谈的照片,创作的激情喷涌而出,他的成名作之一《毛主席和牧羊人》就此诞生。

刘文西

毛主席与牧羊人

纸本设色

130cm×100cm

1959年

这幅毕业作品轰动浙江美院。国画大师潘天寿看后,欣然为该画题词——“延安之晨”。1960年,该作品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毛泽东看了后说:“文西画我很像,他是一位青年画家。”这句赞扬,极大地增强了刘文西的创作积极性。

画了一辈子毛主席,却从未见过他本人

细腻的画笔,丰满传神的形象……当你打开钱包掏出纸币,以纯粹欣赏的眼光,静下心来仔细端详上面的毛泽东像时,你会意外地发现——原来艺术离我们竟是如此的近。刘文西有幅观众最多的“特殊作品”,那便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这幅第五套人民币里的毛主席像。

1994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提出建议,在第五套人民币票面上统一用毛泽东主席头像。备选人物头像还有:孔子、庄子、李白、岳飞、李时珍等。最终,考虑到钞票上的人物老百姓越熟悉越好,这样又有利于防伪。最终,第五套人民币的人物形象选定为毛主席。

1997年3月,全国八届人大代表的刘文西正在北京开会,当时中国人民银行正焦头烂额地忙于设计第五套人民币。有个从中央美院毕业的工作人员,说在中国画坛刘文西画毛主席头像,画的是最多的。于是,中国人民银行制钞公司的同志赶紧找到了刘文西,想请他为新版人民币画主席头像。

当制钞公司的人第一次谈到新版人民币上毛泽东头像的绘制任务,因 制钞公司提供的照片不太理想,主席的面部轮廓感较弱时,对作品一向认真的刘文西有些犹豫。制钞公司的人劝他:“如果您画了,以后十几亿中国人都有您的画了。”刘文西想了想,觉得这还真不错,就欣然接受了任务。

刘文西对着照片创作毛泽东像

在创作第五套人民币上的毛泽东肖像时,他对照一张1949年到1950年间的毛泽东照片,用放大镜仔细地看,再用素描的方式,花了一个礼拜的时间才画出来。之后,画像被交给全国范围内选出的10名技艺高超的刻板工人,分别雕刻,最后从中选出了最为精致的一个版本。

1997年4月2日刘文西完成为人民币画的毛泽东头像

对一名画家来说,虽然担任这项工作从经济利益上所得甚少,但刘老认为这却是实实在在为民造福、利国利民的好事,因为能从事这项工作本身就是一种荣誉,一种没有巨额奖金和奖章的荣誉。如今,人民币的流通,充斥着我们日常的生活,对于刘文西来说,人民币更像是一种信仰、对革命老辈人的缅怀、对未来祖国的期许……

刘文西

解放区的天

纸本设色

200cm×190cm

1984年

刘文西

喜收苞谷

刘文西

同欢共乐

纸本设色

128cm×91.5cm

1962年

新时代的画像

文/蔡若虹

如果想了解画家刘文西的为人,只要看看下面几个数字,就可以看出他的大概轮廓:

三十年来,他到陕北去了四十多次;

三十年来,他跑遍了陕北所有的县;

从这些数字里,可以看出他和陕北农民的密切关系;他创造了画家深入农村的 新纪录,他是陕北农民的知心朋友。

刘文西在蔡若虹家里交谈

刘文西

葵花朵朵

刘文西不是北方人,他生长在江南的水乡,他自从1958年在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分配到西安美术学院工作以后,就经常在沟壑纵横的陕北山沟里钻进钻出。在充满阳光的窑洞门前,在弥漫着烟草气味的土炕上,在石块垒成的墙脚下,在种满庄稼的斜坡的边缘,这都是他经常和陕北老农坐在一起拉家常、讲故事的地方,也是他给陕北老农画画的地方。有人给他统计,他在陕北画的速写有一万张以上,这个数字是惊人的,可是他并不满足,他还继续画。有这样一个事例,有个陕北农家孩子,刘文西从他五岁时画起,一直画到他三十七岁还在画。这种顽强作画的态度,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除了说明他对农民的热爱已经在思想感情里深深地扎下了根以外,再没有别的理由。

1957年刘文西从浙江美院毕业实习第一次到延安

速写,是写实主义绘画的基本功之一,也是画家搜集创作素材的不可缺少的手段。一万张速写,对于一个画家来说,既做到了技术上的千锤百炼,又收集了无比丰富的素材,为今后的创作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刘文西在人物画方面的步步前进,正是从坚持不懈的速写入手的,这一点很值得青年画家们学习参考。

刘文西生活简朴,数十年如一日,衣冠草草,带有一身的土气,这正是一个不肯随波逐流的人民艺术家固有的品格和风貌。在精神生活上,我认为他是一个少有的富翁,因为他手里掌握着一个农民形象的仓库,拥有这样殷实的家底,谁能估计,在今后的岁月中,刘文西能够勇往直前、创造出多少具有良好的社会效果的优秀作品哩!

1958年刘文西在延安

农民,作为一个个分散的个体,不过是一个专门和土地打交道的庄稼汉;用农民自己的话来说:“一个老实巴交的土疙瘩。”就像刘文西画过千遍万遍的那样,是一些外貌淳朴、心地善良的人物;头上老是包裹着一块羊肚子毛巾,一张饱经风霜的满布皱纹的脸,浓重的眉毛和倔强的胡髭,肥大的带有补丁的衣裳,粗壮的骨节棱棱的手,再加上一根长长的旱烟袋……这就是陕北农民的典型形象。尽管刘文西画得逼真,但在远离乡村的城里人的眼里,画得再好也不过是个普通的“乡下人”而已。

1974年赴内蒙古深入生活

但是,就是这样的农民,当共产党把他们组织起来,把成千上万的个体组织成一个巨大的群体以后,他们完全变了,变成了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一个有无穷的力量的巨人,一个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巨人,一个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巨人。而且,这个巨人不仅仅能够和土地打交道,并且既是工人的后备队,又是战士的后备军,实际上是集工农兵于一身的三头六臂式的人物;人们不能再用世俗的眼光看他们了,必须了解他们的威力,必须了解他们的功勋,必须了解他们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搬掉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一个崭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刘文西观看潘天寿画画

为了增进读者们的了解,我想把我两次亲眼目击的农民巨人的行迹简略地做一些介绍。一次是20世纪40年代初期的延安,那正是抗日战争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刻,在延安大砭沟的入口处,召集了一个有几万农民参加的群众大会。大砭沟入口的两旁,对峙着两个不小的山坡,到会的农民就密密麻麻地从山脚坐到山腰、从山腰坐到山顶,形成了两座“人山”。白色的头巾和鲜红的旗帜交织在一起;矗立的红缨枪和三八式步枪并列在一起;浓重的陕北乡音和浓厚的烟草气味混合在一起。当山下的草台上响起激昂的口号的时候,两座“人山”上立即应和,那声音就像从地壳里钻出来的雷声,既深沉又响亮,一次又一次地在寂静的山沟里回荡。这就是农民巨人的声音!这就是战斗中国的声音!这就是饱含着必胜的信心的声音啊!

另一次是1948年在山西榆次的城郊,那正是解放战争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刻,一支农民支援前线的队伍在我面前走过。这是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到底有多少人我说不清楚,我只看见远远近近的几个重叠的山冈上,都蜿蜒不绝地排列着这支一字长蛇阵的队伍。他们两人一排,带着长竿和绳索(作为抬担架的准备),带着水壶和干粮,一声不响迈着大步往前走。那雄健的步伐,那昂扬的身影,正是农民巨人的步伐和身影啊!正是改变农民命运的步伐和身影啊!也正是改变中国命运的步伐和身影啊!

刘文西

山姑娘

纸本设色

199cm×192.5cm

1984年

由于年龄的局限,刘文西没有看见过这种巨人的行动,没有看见过这种无比宏伟、无比壮丽的场面,他只能依靠想象、依靠各种参考史料,才能够把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遗迹用视觉形象描摹下来,就像他在1977年创作的《奠基礼》那样。《奠基礼》是一幅成功的作品。我对这幅作品颇有偏爱,那握在农民手中的飘荡的红旗是我曾经见过的;那高举的步枪与红缨枪混合在一起是我曾经见过的;那穿便服的农民和穿军服的战士混合在一起的场面也是我曾经见过的。我欣赏农民群众与他们爱戴的革命领袖围集在一起的那种欢欣鼓舞的场面,我更欣赏落后的武器与先进的思想结合之后所产生的胜利的奇迹。我认为这样的作品应当经常挂在陕北农民的窑洞里,让他们的子子孙孙知道年老的祖辈除了种庄稼以外还走过一条革命的辉煌道路。这幅画应该是陕北农民的传家宝。

刘文西

陕北老农

从个人到群体,从静止到行动,从过去的回忆到眼前的现实斗争,我以为这是刘文西描绘农民生活的创作历程中两个不可偏废的阶段(反映革命历史题材和反映现实生活题材)。前一个阶段刘文西已经画得够多的了,对于反映后一个阶段的作品,我们看到有《祖孙四代》《支书和老农》《沟里人》《山姑娘》《黄土情》以及大型长卷《陕北秋收》《安塞腰鼓》等,但比起时代对我们的要求,相形之下,刘文西反映后一个阶段的作品还是显得太少。我希望刘文西今后把主要精力移到后一个阶段来,多创作一些描写现实生活斗争、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

一提到描绘农民生活的画卷,我们马上会想起法国的农民画家米勒(1814—1875),会想起他创作的《倚锄的人》和《拾落穗》,仅仅是一种劳动姿态的描绘就表现了一代农民生活的困苦与艰辛,这是米勒艺术魅力的最大特色。当然,我们还会想起那幅有名的《晚钟》,会想起暮色苍茫中那两个低着头默默祷告的夫妇;破旧的衣裳,简陋的农具,身边正放着两小口袋刚刚从地里挖出来的马铃薯……画家从祷告者的虔诚姿态里画出钟声,那在宁静中显得特别悲凉的钟声标志着一个宁静而又悲凉的时代。用米勒说过的话来形容,这是“大地正在呻吟”的年代,这是农民“靠眉毛上的汗水养活自己”的时代,一句话,这是法国农民听天由命的时代。

刘文西

麦收场上

同样,一提起描绘农民生活的画卷,我们又会想起德国伟大的画家凯绥·珂勒惠支(1867—1945),会想起她在《农民战争》组画中所创作的《耕夫》和《磨镰刀》,她那锐利的刻刀,深刻地表现了农民的屈辱和仇恨。特别是那一幅题名为《反抗》的作品,把一群佝偻着身体拼命向前奔跑的庄稼汉描绘得淋漓尽致。画家的画笔是针对着斗争的激烈来塑造形象的,她特别强调那些被怒火燃烧得有些痉挛的脸,那些执拗地拿着武器的手,那些没有穿鞋子的青年人的赤脚……更为动人的是,画家塑造了一个在旁边为冲锋者高呼鼓劲的老年妇女的形象,只要看看她那高举的双手,只要看看她那显示了无比仇恨的十个蜷曲的指头,就可以想象到斗争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生死关头。毫无疑义,这幅作品表现了另一个时代,是德国农民的觉醒时代,是被压迫的努力争取“人”的地位的时代。

刘文西画陕北老乡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刘文西的作品中,有没有标志着另一个时代特色的作品呢?我说,有,那就是他早期创作的很受观众欢迎的《同欢共乐》。这是一幅民间年画式的作品,画的是一群穿着新衣的陕北农民正围绕着他们热爱的革命领袖毛主席在欢度春节:看,板胡拉起来了,唢呐吹起来了,秧歌队快要出发了;一张张的笑脸,一个个的兴高采烈,这是多么幸福的同欢共乐啊,这是千载难逢的同欢共乐啊(我说千载难逢,是因为从陈胜、吴广的起义到太平天国的灭亡,千百年来我国农民断断续续的兴兵起义,不知道经过多少次的浴血斗争,但是每一次的斗争都是以失败告终,只有在20世纪40年代,当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取得彻底的胜利以后,我国的农民才真正取得了胜利的果实)。应该说,《同欢共乐》反映了一个新的时代,是我国农民用自己的力量解放自己的社会主义时代,是我国农民翻身做主人的时代!

从《晚钟》到《反抗》到《同欢共乐》,三幅作品反映三个国家的农民的三个不同的时代,艺术作品的可贵不正因为它是一幅形象鲜明的时代画像吗?

刘文西

米脂婆姨

不过,就社会主义时代的丰富内容来说,《同欢共乐》仅仅是我国农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的一个起点,是全国农民胜利大合唱的一个序曲,辉煌的乐章还在后头。单从陕北农民来讲,在三座人为的大山搬掉以后,还有一座贫困的自然环境的大山横在眼前,这就留给陕北农民一系列的艰巨的斗争;这里面包括有改变生产手段的斗争,有改善生活条件的斗争,有扩大耕种面积的斗争,有加强文化学习的斗争,有消灭迷信和愚昧的斗争……一直到社会主义的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完成为止。喝荞麦面糊糊的时代应早早结束,目不识丁的时代应当成为过去,社会主义农业不是“三十亩地一头牛”,而是不断更新的生产手段和不断更新的精神面貌。让那些上了年纪的老爷爷坐在暖烘烘的阳光下面把四十多年以前的革命故事讲给后代儿孙听吧,一系列艰巨的斗争将落在筋强力壮的青年农民身上。

刘文西完全有可能看见这些火热的斗争,也完全有能力把新时代的面貌画得更新更美,他绝不会停手,他今年只有五十七岁。

1990年10月27日于北京南沙沟

大家眼中的刘文西

创造新的时代精神

吴作人(中央美院前院长,油画家):半生青山,半生黄土,艺为人民,传神阿堵。

1990年启功参观刘文西画展后题字

靳尚谊(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油画家):从黄土地中创造新的时代精神,文西兄是黄土画派的带头人。

方增先(中国国家画院院委,国画家):刘文西的艺术高峰,是勤奋垒起的;是速写垒起的;是采风垒起的;是不断深入生活,扎实苦练基本功垒起的。

李琦(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看到中央电视台播出《刘文西现象》后很兴奋,感到是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出了一口气。我认为,如果说战争年代,美术界与人民打成一片的代表人物是古元,那么,解放后四十年坚持走这条路的就是刘文西。刘文西是陕西的骄傲,延安的骄傲。

刘曦林(中国美术馆研究馆员):刘文西先生展览时开了个研讨会,我开了个玩笑,说刘文西有几个不变:坚持画速写、坚持深入生活、坚持戴干部帽和穿中山装。

和华君武先生在一起

陈传席(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在“文革”之前,有四位画家对人物画的影响很大,这四位画家就是刘文西、方增先、黄胄和杨之光。刘文西和方增先影响比较靠前,刘文西的作品比较多一些,分量重些,但方增先写了一本书,他俩影响是各有高低。我觉得这四大家中,刘文西的影响是最大的。

郎绍君(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有人提到刘文西、黄胄、方增先,这一代人里每一个人都不一样,黄胄与速写的关系特别密切,而刘文西与素描、与年画特别密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数,实际上是谁也代替不了谁。

刘文西在陕北写生

杨力舟(中国美协原副主席):我在西安的时候,受到王式廓、董希文、刘文西等人作品的影响。刘文西创作的画,在全国很有影响。他笔下的《刘志丹在陕北》和一系列歌颂毛泽东的国画人物,气韵生动。

陈佩秋(国画家):刘文西突破了中国画已有的审美格式,创造性地吸收了西方现代艺术的成就,特别在拥有了众多的劳动人民形象素材后,开拓了中国水墨画的新领域,成为中国人物画的杰出代表。

马鸿增(评论家):20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了几位各具风貌的佼佼者。如黄胄之奔放洒脱,刘文西之厚重坚凝,方增先之深沉抒情,程十发之朴拙轻盈。

刘文西

高原秋收

刘文西

红火大年

刘文西

安塞腰鼓

刘文西

而且众多的群众对文化也要求多样化,

以适应人民和社会的需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