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昭(1906年4月17日—1991年10月10日),女,汉族,祖籍河南潢川。她原名陈淑英、陈淑章,笔名学昭、野渠、式徽、惠、玖等。出生于浙江省海宁盐官镇陈家埭一个教师之家,作家、翻译家。曾参加浅草社、语丝社等文学团体,1935年获法国克莱蒙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延安《解放日报》副刊编辑,《东北日报》副刊编辑,浙江大学教授,浙江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浙江分会名誉主席。陈学昭1921年开始发表作品,代表著作有长篇小说《工作着是美丽的》《春茶》,诗集《纪念的日子》,散文集《倦旅》,文学回忆录《天涯归客》《如水年华》,短篇小说集《新柜中缘》,译著中篇小说《阿细雅》等。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四月十七日,出生于浙江省海宁盐官镇陈家埭一个教师之家。自幼爱好文学,七岁入私塾;
民国三年(1914年),入县立初小;
民国八年(1919年),升人海宁城区第一女子高等小学;
民国九年(1920年)九月,进南通女师预科就读;
民国十一年(1922年),转学到上海爱国女学文科;
民国十二年(1923年),发表处女作《我所希望的新妇女》,获上海《时报》征文比赛第二名。曾参加浅草社、语丝社等文学团体;
民国十四年(1925年),出版第一部散文集《倦旅》。同年夏到北京大学旁听,这期间在京沪两地报刊上发表了大量散文;
民国十六年(1927年)五月,赴法国留学,兼任天津《大公报》驻欧特派记者,上海《生活周报》特约撰稿人,也为《国闻周报》写稿。曾在《时事新报》《浅草季刊》《妇女杂志》《新女性》《语丝》《京报副刊》《晨报副刊》《文学周报》《申报·自由谈》《朝花旬刊》等刊物上发表散文和诗。由于投稿,认识了戈公振、鲁迅、茅盾、周建人、章锡琛、瞿秋白等文坛前辈;
民国廿十年(1931年),进入克莱蒙大学文科;
民国廿三年(1934年),十一月获法国克莱蒙大学文学博士学位;
民国廿四年(1935年)初,回国;
民国廿五年(1936年),随丈夫何穆前往南昌;
民国廿六年(1937年),抗战爆发,十月离开南昌到达重庆,随何穆到涪陵一所后方医院;
民国廿七年(1938年)六月三十日,从重庆出发,经成都转去西安。七月二十七日达到西安,八月六日到达延安;
民国廿七年(1938年)八月十六日,进入“文协”,不久被分配到文艺界抗敌后援会。十一月,开始在重庆《国讯周刊》发表《延安通讯》系列报道;
民国廿八年(1939年)二月,《文艺战线》在延安创刊,陈学昭为编委之一;
民国廿九年(1939年)八月,因何穆调离延安,随之前往重庆。同年九月,《延安通讯》刊登十五篇后,因稿件被国民党当局扣压,遂计划由三联书店出版单行本,书名改为《延安访问记》,但未成,书稿被查抄,后由经理黄洛峰带往香港,1940年7月由香港北极出版社出版;
民国三十年(1940年)初,国民党政府在南温泉附近举办妇女训练班,宋美龄主办,实际主持工作的进步人士刘清扬请陈学昭前往介绍延安妇女的情况和自己的见闻。之后宋美龄派人送来120法币并邀请参加茶话会,陈学昭均予以拒绝。为防报复,她和何穆重返延安;
民国三十二年(1942年)五月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会后在文艺界抗敌后援会学习,8月与何穆离婚。秋,担任《解放日报》四版编辑。年底,参加大生产运动,每天纺线三小时以上。着手写作《工作着是美丽的》;
民国三十四年(1944年)一月调中央党校四部当文化教员;
民国三十五年(1945年),国民参政会黄炎培、傅斯年、褚辅成、赵超构等六人到延安参观访问,陈学昭参加接待。同年7月14日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胜利后,9月中下旬离开中央党校,10月初离开延安赴东北。中央原决定陈学昭去法国参加国际妇联活动;
民国三十七年(1947年)三月,随军撤离延安;
民国三十八年(1948年),到西柏坡,后又往哈尔滨;
1949年3月,在北平参加中国妇女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主席团成员。3月,长篇小说《工作着是美丽的》上册出版。7月参加全国第一次文代会,当选为文联委员。10月任浙江省中苏友好协会副会长,11月任浙江大学党支部书记兼中文系教授;
1951年,任浙江省文学工作者协会主席;
1952年,到茶区体验生活,后在此基础上写成长篇小说《春茶》,1957年出版;
1957年,出版长篇小说《春茶》;同年被错划成右派后,到杭州大学图书馆作资料工作;在艰难境遇中,写成《春茶》《工作着是美丽的》二书下卷初稿;
1979年2月,平反并恢复党籍;
1991年10月10日,在杭州逝世,终年85岁。
陈学昭和邓颖超在一起
陈学昭的创作以散文为主,先后出版了《倦旅》《寸草心》《烟霞伴侣》《如梦》《忆巴黎》等散文集,以及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南风的梦》。她早期的散文,精神上弘扬个性、追求独立与自由,整体风格以从容温婉、细腻缠绵而略带迷惘感伤为主,在作品中的自我意识和个性精神得以充分的张扬,是富有自传性质的心灵吟唱和独白。文革后,也就是她个人创作的后期,文章有思想,有观点,但已经没有个人情趣、个人性情,也没有个人艺术风格可言。早期作品中的从容委婉、细腻缠绵和迷惘伤感消失了,更多体现为真诚简单、朴实无华的风格。这可能和她个人的遭遇有关。1949年陈学昭选择回浙江工作,1957年,因为一句“省委对文艺工作不够重视”打成右派分子,被责令到绍兴县文化馆当扫地抹桌的清洁工,黑夜看管房子。回杭州后,她被分配到杭州大学图书馆工作。
陈学昭的《延安访问记》是一部融入了作家个人思考,显现出作家个人性情和具有鲜明个性色彩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备受关注。该书23万余字,写作于1938夏至1939年春,最初以《延安通讯》为题,连载于重庆出刊的《国讯》旬刊。1939年秋,尚未连载完的《延安通讯》被国民党政府查禁,几经周折,1940年7月由香港北极书店出版,取书名为《延安访问记》,共分十章。作品兼具新闻报道与文学创作之所长,侧重于从日常生活现象入手,对表现对象作细致的体察,用女性作家特有的温婉而细腻的笔触,写出了一个具有鲜活的生活质感的延安。作家捕捉到了当时人们很难察觉的“革命”体制的弊病和延安“公家人”及民众人性的瑕疵,并直言不讳地表述在作品中,使作品闪现出“思想者”的锋芒。
陈学昭透过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与感触,在客观地评述延安政治清明、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直言不讳地指出延安社会还存有的种种弊病,表露出自己的困惑与忧虑。作为经历过“五四”,又呼吸过欧洲现代民主自由空气的知识分子,这一时期的陈学昭,保持着“自由写作者”的怀疑、批判的精神,这使得《延安访问记》即使在今天看来,也仍然闪现出“思想者”的锋芒。所幸的是,当时的延安,对陈学昭直言不讳的批评,是持宽容态度的。与王实味和丁玲因文章而招致激烈批判相比,陈学昭是幸运的。究其原因,一是1938年的延安,文坛氛围还是比较宽松的;另一个原因是,当时的陈学昭是来访的“客人”身份,政策执行者对“客”与“主”的政策把握是不一样的;再加上文章刊发于国统区的刊物,在延安也没有多大的反响。也正因如此,这部如实记载延安社会方方面面境况的作品,在很长时期内,并没有引起评论者和文学史家足够的关注。(万国庆《报告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评陈学昭的长篇报告文学<延安访问记>》)
据说在去延安的老一辈革命家中,当属这位留学法国、获文学博士学位的陈学昭的学历最高了。毛泽东曾经当着许多人的面,夸奖她“又是文学家,又是教育家”。
陈学昭的丈夫何穆(1905年4月22日—1990年4月11日),上海市人,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山西省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卫生厅长兼山西医学院院长。北京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中央结核病研究所所长,中央卫生部顾问,中央卫生部结核病咨询组长。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五、六届委员会委员。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延安陕甘宁边区医院肺科医生,延安中央医院院长兼肺科主任。
今天在浙江盐官镇北门外陈家埭上,四堵高高的老砖墙围着一块杂草丛生的空地,就是已有百余年历史的陈学昭故居,为海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整理陈学昭的这篇资料,我一直在想,这位祖籍潢川的才女,在延安时,是否与另一位潢川的才子、同样文风犀利的王实味有过交集呢?期待更多资料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