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物介绍

心理学家罗杰斯的生平简介

时间:2024-04-20 09:37:50  作者:安宁养心苑

卡尔·罗杰斯 (Carl Ranson Rogers,1902-1987)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实践与研究,并因“以当事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方法而驰名。1947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56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卡尔·罗杰斯1902年1月8日生于美国伊利诺斯的奥克派克。是家中的六个子女中的第四位,父亲是位成功的土木工程师,母亲主持家务,同时也是位虔诚基督教徒。

  卡尔·罗杰斯12岁的时候,全家迁至一个离芝加哥30英里的农场,在那里度过了他的青年期,由于严格的家教和繁琐的家务,卡尔变得孤僻、独立和自我约束。

  1919年考入威斯康星大学,选读农业,后转修宗教,于1924年获威斯康星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在此期间,他作为“世界基督教学生同盟”被选派到北京学习六个月,他说,他的新的经历扩展了他的思考,于是他对自己的一些宗教基础观念开始质疑。

  毕业后,卡尔不顾父亲的反对,与Helen Elliot结婚,并在纽约安家。考上纽约联合神学院——著名的自由宗教研究机构,二年后转到哥伦比亚大学读临床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1928年获文科硕士学位,193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他曾出任纽约罗切斯特“禁止虐待儿童协会”儿童社会问题研究室主任,罗切斯特儿童指导中心主任,1940年他成为俄亥俄洲立大学心理学教授。

1942年,他的《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咨询与心理治疗:实践中的新概念》一书问世。1945年,他供职于芝加哥大学,出任咨询中心执行秘书。离开芝加哥后,他回到母校威斯康星大学,任心理学教授。

1946—1947年担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51年,他出版了《Client-Centered Therapy患者中心治疗:它目前的实施、含义和理论》一书,十年后《成为一个人:一个治疗者的心理治疗观点》问世。

罗杰斯在La Jolla度过了余生,平时给人做治疗、演讲和著书,直到1987年突然去世。

  罗杰斯的突出贡献在于创立了一种人本主义心理治疗体系,其流行程度仅次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

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生而有之地具有自我实现的趋向,当由社会价值观念内化而成的价值观与原来的自我有冲突时便引起焦虑,为了对付焦虑,人们不得不采取心理防御,这样就限制了个人对其思想和感情的自由表达,削弱了自我实现的能力,从而使人的心理发育处于不完善的状态。

而罗杰斯创立的就诊者中心治疗的根本原则就是人为地创造一种绝对的无条件的积极尊重气氛,使就诊者能在这种理想气氛下,修复其被歪曲与受损伤的自我实现潜力,重新走上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心理康庄大道。

卡尔·罗杰斯的人本主义观点

  卡尔·罗杰斯提出的几个重要概念和观点:

一、心理和谐的人

  罗杰斯认为,“好的人生,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状态;它是一个方向,而不是终点。”能够达到这一种目标的人就是心理和谐的人。

  作为心理和谐的人,有几个特点:

  1、他们坦诚地对待自己的经历

  2、他们试图生活在现实的空间里

  3、他们愿意相信自己的感觉

  4、他们能够深刻而敏感地体会自己的情感

二、焦虑和防御机制

  罗杰斯对焦虑的理解:当我们接触到与我们的自我知觉不一致的信息的时候,焦虑就会产生。如果这个信息对你的戏我概念的中心部分构成了严重的威胁,那么这时的焦虑就很难克服。罗杰斯进一步提出,人们在意识之下的某一水平接受与其自我概念不一致的信息,即“潜知觉”(subception)。

  面对焦虑,最普遍的防御机制就是扭曲(distortion)。但是,当自我概念与现实之间的差距非常大的时候,防御机制就不能发挥作用,个体就会体验到一种罗杰斯称之为整合失败(disorganization)的状态,其结果就是极端的焦虑。

三、有条件和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有条件的积极关注的结果是,孩子们学会了抛弃他们自己的真实感情和愿望,而只是接受父母赞许的那一部分自我。他们拒绝自己的弱点和错误。最终,他们变得越来越不了解自己。

  根据罗杰斯的观点,我们需要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来接受我们人格中的所有方面。在这种条件下,孩子就会觉得不需要去隐藏那部分可能会引起爱的撤销的自我,他们就可以自由地体验全部的自我,自由地把错误和弱点都纳入到自己的自我概念中,自由地体验群不生活。

罗杰斯的理论是在反对和斥驳中诞生的,他既反对行为主义将人和动物混为一谈,只关注人的行为而无视人的内在因素,又反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只关注人类心理的生理机制,只关注神经症和精神病人,而忽视对正常人的研究。

罗杰斯提倡的心理咨询疗法也与精神分析疗法大相径庭。

罗杰斯曾将心理咨询比喻为“助产士”,对他来说帮助每个有心理障碍的来访者完成自我实现就像完成一次伟大的助产,进而可以看出罗杰斯把咨询师置于辅助的位置而非权威。

罗杰斯不主张“教”来访者去做什么,而是引导来访者自己去做出改变。

在今天的心理咨询中大多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疗法融合、交织进行,而罗杰斯“以人为中心”的理念也一直是心理咨询的基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