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
余光中,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
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
1972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
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
1985年,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
今生今世,
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
一次在我生命的开始,
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终
第一次我不会记得,是听你说的,
第二次你不会晓得,我说也没用,
但两次哭声的中间啊!
有无穷无尽的笑声,
一遍一遍又一遍,
回荡了整整三十年,
你都晓得我都记得。
——《今生今世》
这首诗是余光中老先生写给他母亲的,诗里饱含了他对逝去母亲的深深怀念,那些与母亲朝夕相处时留下的声声欢笑,都随着母亲的离开成为忘情的哭泣。
在那哭声里,往事历历在目,回忆牵动着他的想念,他生命的开始是母亲给他的开始,母亲的告终却是自己无能为力的宿命。
而今,这种无能为力,从他的心理转移到了我们的情绪,那种他不能用力抓紧的无力感,随着他的诗歌,随着他的逝去,深入到我们的体内。
无数深爱他的人用无尽的惋惜和悼念把自己埋头在他的诗文里,企图再次感受他的痕迹,在精神层面向他走近,向他致敬。
17年的12月14日,他走了,留下了诗歌,带走了呼吸,就让我们再跟着他的诗来追忆他吧。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乡愁》
这首诗歌,广为传颂,酝酿了20多年的情感,在20分钟的时间里一挥而就,变的是时间,不变的是乡愁。
透过这首诗,我想说的是,变的是时间,不变的是热爱,尽管我们和余光中老先生隔着一方坟墓的距离,但我们对他的热爱依旧不变。
生生死死,命运的轨迹,生命的规律,谁都无能为力,却又铭心刻骨。我们会永远怀念,永远记住,一个一生都在用情诉说的诗人。
余光中
余光中,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
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
1972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
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
1985年,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
今生今世,
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
一次在我生命的开始,
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终
第一次我不会记得,是听你说的,
第二次你不会晓得,我说也没用,
但两次哭声的中间啊!
有无穷无尽的笑声,
一遍一遍又一遍,
回荡了整整三十年,
你都晓得我都记得。
——《今生今世》
这首诗是余光中老先生写给他母亲的,诗里饱含了他对逝去母亲的深深怀念,那些与母亲朝夕相处时留下的声声欢笑,都随着母亲的离开成为忘情的哭泣。
在那哭声里,往事历历在目,回忆牵动着他的想念,他生命的开始是母亲给他的开始,母亲的告终却是自己无能为力的宿命。
而今,这种无能为力,从他的心理转移到了我们的情绪,那种他不能用力抓紧的无力感,随着他的诗歌,随着他的逝去,深入到我们的体内。
无数深爱他的人用无尽的惋惜和悼念把自己埋头在他的诗文里,企图再次感受他的痕迹,在精神层面向他走近,向他致敬。
17年的12月14日,他走了,留下了诗歌,带走了呼吸,就让我们再跟着他的诗来追忆他吧。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乡愁》
这首诗歌,广为传颂,酝酿了20多年的情感,在20分钟的时间里一挥而就,变的是时间,不变的是乡愁。
透过这首诗,我想说的是,变的是时间,不变的是热爱,尽管我们和余光中老先生隔着一方坟墓的距离,但我们对他的热爱依旧不变。
生生死死,命运的轨迹,生命的规律,谁都无能为力,却又铭心刻骨。我们会永远怀念,永远记住,一个一生都在用情诉说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