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物介绍

中国幼教之父——陈鹤琴生平简介

时间:2024-01-29 09:37:34  作者:大学小喇叭

1892年,陈鹤琴生于浙江上虞百官镇茅家弄一个没落商人家庭,六岁丧父,母亲替人洗衣维持生活。

1914年,陈鹤琴在清华大学毕业,考取公费留学美国,同行者有陶行知。

1918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转入心理学系,准备博士论文。应邀回国任教,于8月15日乘船回到上海。

1923年秋,陈鹤琴在自家寓所里创办了中国首个幼教试验基地—南京鼓楼幼稚园。自此,他家的客厅成了12个流浪儿的课堂。他架起小黑板,摆上小板凳,让女儿当小先生,教流浪儿识字、唱歌;他和孩子们一起做识字游戏;他在音乐声中拿起“新年老人”的拐杖,走到台前,表演自己最拿手的“小兵丁”,一边唱着,一边以手杖做枪,举枪、瞄准、射击…当时,儿童教育在中国还是一片荒漠,在学制上尚无地位,少数几个幼教机构,都由教会主办。于是,这位师从杜威的教育学硕土归国后,在南京创办了5个实验学校和幼稚园,又最先在高校开设儿童心理学。有人背后议论:“堂堂大学教授,搞娃娃教育有什么出息?”陈鹤琴却说:“我就是要从小孩教起。”

此后,陈鹤琴先后创办江西省立幼师、国立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科前身)。1958年5月,在南师开展的“批判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拔白旗”运动中受到批判,年底黯然离开校长岗位。1982年3月,南京师范学院党委正式为陈鹤琴平反。1982年底,陈鹤琴病重。友人潘菽、高觉敷等来探视时,他用颤抖的手写下:“我爱儿童,儿童也爱我。”1982年12月30日,与世长辞,享年91岁。

主要贡献

1.提出了“活教育”主张。

活教育”的目的:“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2.“活教育”的课程论:应开设“五指活动”,具体包括儿童健康活动、儿童社会

活动、儿童科学活动、儿童艺术活动以及儿童文学活动。

3.“活教育”的方法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