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物介绍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之------郭永怀生平简介

时间:2024-05-17 17:35:24  作者:米格1

1956年6月,已出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的钱学森致信远在大洋彼岸的郭永怀,盼他这位最亲密的“小师弟”速速回国。“请你到中国科学院的力学研究所来工作,我们已经为你在所里准备好你的办公室,是一间朝南的在二层楼的房间,淡绿色的窗帘,望出去是一排松树。”“已经把你的大名向科学院管理处‘挂了号’,自然是到力学所来,快来,快来!”

在“抵得上五个师”的钱学森眼中,他这位师弟是可以抵得上“十个师”的。

郭永怀

求学

郭永怀,1909年4月4日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市滕家镇一个农家,1938年,29岁的郭永怀考取中英庚子赔款留学公费生出国留学,先求学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后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和钱学森一起成为世界气体力学大师冯·卡门的弟子。

郭永怀的科研之路高光而显赫。他首次提出了“上临界马赫数”概念并得到了实验证实,为解决跨声速飞行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他发展了奇异摄动理论中的变形坐标法,即国际上公认的PLK方法。上个世纪40年代,郭永怀已是闻名世界的力学家、应用数学家和空气动力学家。在康奈尔大学任教时,因为郭永怀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经常会接触到一些机密资料,于是美方就要他填一张调查表,其中一项是:“你为什么要到美国来?”郭永怀回答:“到美国来,是为了有一天能回去报效祖国。”另有一项问:“如果发生战争,你是否愿为美国服兵役?”郭永怀回答:“不。”由此,他不仅失去了涉密资格,而且也上了美国政府的黑名单。

  回国前,为避免美国政府的阻挠,在同事们为其举行的送别野餐会上,一向恬静沉默的郭永怀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把自己尚未发表的论文手稿全部一页一页扔进了炭火堆,在场所有人都惊呆了。妻子李佩感到非常可惜,劝阻说:“何必烧掉?留下回国还有用。”郭永怀说:“这些东西烧了无所谓,知识都在科学家的脑袋中,他们拿不走。

铺路人

郭永怀携全家回国后受到了党和政府及科技界的热烈欢迎,中国科学院则安排他和钱学森一起工作,任中国科学院刚组建的力学研究所副所长,和钱学森、钱伟长一起投身于力学研究所的科技领导工作。1958年,郭永怀先生与钱学森先生等负责筹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力学工程系、化学物理系,并出任化学物理系首任系主任。

1959年6月,苏联方面突然致函中共中央,拒绝向中国提供原子弹的数学模型和技术资料。1960年7月,苏联政府又照会中国政府决定撤走在华的核工业系统的全部专家,随后又停止供应一切技术设备和资料。苏联的单方面撕毁协定和合同,给刚刚起步的中国核工业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困难。郭永怀临危受命,他与王淦昌、彭桓武形成了中国核武器研究最初的"三大支柱"。

郭永怀历任九所副所长、九院副院长,负责力学和工程方面的领导工作。当时,九院的首要任务就是在一无图纸、二无资料的情况下,迅速掌握原子弹的构造原理,开展原子弹的理论探索和研制工作。为了便于科技攻关,九院成立了四个尖端技术委员会,郭永怀领导场外试验委员会。场外试验涉及到结构设计、强度计算和环境试验等任务,负责进行核武器研制的实验和武器化。郭永怀一方面为科研人员传授爆炸力学和弹头设计的基本理论,另一方面致力于结构强度、振动和冲击等方面的研究,加速建立自己的实验室,组织开展一系列的前期试验。在郭永怀的倡议和积极指导下,中国第一个有关爆炸力学的科学迅速制定出台,从而引导力学走上了与核武器试验相结合的道路。同时,郭永怀还负责指导反潜核武器的水中爆炸力学和水洞力学等相关技术的研究工作。此外,在潜-地导弹、地对空导弹、氢氧火箭发动机和反导弹系统的研究试验中,郭永也作出了巨大贡献。1963年,为了加快核武器的研制步伐,党中央决定将集中在北京的专业科研队伍,郭永怀迁往在青海新建的核武器研制基地。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1965年9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再次启动,郭永怀受命参与"东方红"卫星本体及返回卫星回的研究的组织领导工作。1970年4月24日,在郭永怀牺牲一年多后,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两弹一星”一共23位元勋,在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三个领域中,唯郭永怀先生一个人在这三个领域都涉及,都做出过卓越贡献。郭永怀也可堪中国“两弹一星”的“铺路人”。

以身殉国

1968年10月3日,郭永怀又一次来到试验基地,为中国第一颗导弹热核武器的发射以及从事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968年12月4日,在青海基地整整呆了两个多月的郭永怀,在试验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他要急着赶回北京,就争分夺秒地要人抓紧联系飞机。他匆匆地从青海基地赶到兰州,在兰州换乘飞机的间隙里,他还认真地听取了课题组人员的情况汇报。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郭永怀拖疲惫的身体登上了赶赴北京的飞机。5日凌晨,飞机在首都机场徐徐降落。在离地面400多米的时候,飞机突然失去了平衡,坠毁在1公里以外的玉米地里。

当人们辨认出郭永怀的遗体时,他往常一直穿在身上的那件夹克服已烧焦了大半,和警卫员牟方东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当人们费力地将他俩分开时,才发现郭永怀的那只装有绝密资料的公文包安然无损地夹在他们胸前。

此时郭永怀刚满59岁,22天后中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获得成功,此前郭永怀这位以空气动力学研究驰名世界的科学家,为准备这次试验在青海整整呆了四十五天 。

郭永怀牺牲的第22天,1968年12月25日,中央授予他烈士称号。同日,中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获得了成功!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家人及后事

郭永怀与妻子李佩与1948年结婚。1956年10月,郭永怀带着妻子李佩和女儿历经周折从美国回到了祖国。李佩举办了国内首期应用语言研究生班,为该学科在国内正式建立做了开拓性的工作,并誉为"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2003年、2007年、2013年,李佩先生分三次,将全部积蓄和郭老遗物赠予了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和中国科技大学。

李佩

2018年7月,国际小行星中心发布公告,编号为212796号的小行星被永久命名为"郭永怀星" 。

2018年7月,国际小行星中心发布公告,编号为212797号的小行星被永久命名为"李佩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