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物介绍

马相伯生平简介:一手为中国创建两所顶级大学,活了百岁高龄

时间:2024-01-23 10:37:14  作者:勇哥读史

清末民初,中国涌现了许多教育家,创办了不少传承百年的名校。马相伯是其中比较特别的一位。

1840年4月7日,第一次鸦片战争即将打响之际,马相伯出生于江苏丹阳马家村。由于他的父母都是天主教徒,因此马相伯也接受了洗礼,成为一名天主教徒,并来到上海就读于教会学校。1870年,马相伯在上海徐家汇大修院获得了神学博士头衔。

马相伯的父亲是商人,又是医生,家庭环境优渥。马相伯从小就有悲天悯人的情怀。

1876年,中国发生了一场后来持续了4年之久的大旱灾,人称“丁戊奇荒”。山西、河南、陕西、直隶(今河北)、山东等省份受灾严重,江苏、安徽、四川等地也受到灾荒影响。成千上万的灾民逃到了上海。马相伯筹措了2000两白银,对这些灾民进行救助,却受到教会的处罚。

马相伯愤而脱离教会,从事外交和洋务活动。

顺便介绍一下,马相伯有1个姐姐、1个哥哥和1个弟弟。姐姐马建淑嫁给中国沙船业的巨头朱朴斋,第三个儿子朱志尧成为中国著名的实业家;哥哥马建勋是晚清名臣李鸿章的幕僚;弟弟马建忠被李鸿章派遣办理洋务和外交。这样一看,马相伯全家都在从事洋务和外交。

作为一名外交官,马相伯游历了日本、朝鲜、美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正是在这些国家的游历,让马相伯看到了教育事业的重要性。他逐渐感觉到,“自强之道,以作育人材为本;救才之道,尤宜以设立学堂为先”,认为中国要强大,离不开用新式学堂来培育一大批栋梁人才。

1900年,60岁的马相伯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将自己的全部家产——3000亩田地捐献出来,作为创办新式学堂——中西大学堂的基金。

在国外,由私人捐资成立基金兴办学校的事例屡见不鲜。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顶级名校,都是依靠富商的捐资而成立。可在中国,马相伯此举还是第一例。

1902年冬天,上海南洋公学发生“墨水瓶事件”,引发200多名学生集体退学。在蔡元培先生的介绍下,一部分学生在章太炎先生兴办的“爱国学社”继续学习。

直接用今日头条app上方的搜索框输入“墨水瓶事件”,可以详细了解这件事情:

其余学生怎么办呢?蔡元培找马相伯商量,马相伯便在1903年初创办了震旦学院。1928年,改名为震旦大学。

所谓“震旦”,是古代印度对中国的称呼。

震旦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家私立大学,虽然规模不大,但师资力量很强大,很快就成为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校并肩的知名大学,被誉为“东方巴黎大学”。

遗憾的是,1952年全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震旦大学被撤销,其院系被并入复旦大学、上海第一医学院、上海第二医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化工学院、华东政法学院、上海财政经济学院、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学院等院校。

震旦大学是马相伯创办的第一所顶级大学。1905年,马相伯在张謇、严复、袁希涛、邵力子等人的支持下,在上海创办了第二所大学——复旦公学。

为什么取名“复旦”呢?它的出处是《尚书大传·虞夏传》“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一句话,表示追求光明,不忘“震旦”的意味。

复旦公学几经周折后,于1917年改名为私立复旦大学,于1942年改名为国立复旦大学。如今,复旦大学是中国的顶级大学之一,享誉中外,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俊杰。到2011年,复旦大学已经走出了83名两院院士。

马相伯在创立震旦大学和复旦大学之外,还参与创办了铺仁大学,不愧是近代中国的教育家。

1939年11月4日,马相伯病病去世,享年100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