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初诸大政,皆定自太祖、太宗朝。世谓承畴实成之,诬矣。承畴再出经略,江南、湖广以逮滇、黔,皆所勘定;桂王既入缅甸,不欲穷追,以是罢兵柄。——《清史稿》
崇祯十三年(1640年)冬,满清皇太极发动了针对明军在辽东最后的一道防线——关宁锦防线的攻势,试图打烂这条阻碍清军入关的防线,皇太极将重点进攻目标放在了关宁锦防线的北端,也是辽西走廊上的重镇锦州。彼时防守锦州的是明军悍将祖大寿,此人骁勇善战,曾跟随袁崇焕多次大败清军,因为锦州城池高大,皇太极遂采用围困的战术,将锦州团团包围,试图待城内支持不下去后主动出降。锦州被围困后,崇祯皇帝火速召集明廷要员召开紧急会议,商讨援救事宜,最终决定派出自己的“救火队长”洪承畴亲自出马。
崇祯十四年(1641年)春,崇祯以蓟辽总督洪承畴率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密云总兵唐通、蓟州总兵白广恩、玉田总兵曹变蛟、山海关总兵马科、前屯卫总兵王廷臣、宁远总兵吴三桂等所谓八总兵兵马,领精锐十三万、马四万来援,集结宁远,援救锦州,寻机与清兵决战。
洪承畴在从宁远到锦州的途中被清军切断粮道,各路总兵又各自为战,宁远总兵吴三桂更是不打招呼就带着所部3万人逃离战场,导致明军军心大乱,自相溃散,皇太极抓住有利时机大败明军,明军全军覆没,洪承畴只得收拢万余溃兵退守松山。至崇祯十五年(1642年)三月,清军攻破松山,洪承畴被俘,不久后,祖大寿出降,清军占领锦州,杏山等明军据点,明军的关宁锦防线荡然无存。
洪承畴被俘后,皇太极亲自出面劝降,最终还是抵不过荣华富贵的诱惑,洪承畴于五月初五日正式对皇太极俯首称臣。因为洪承畴在明廷既久,又常年和农民军交战熟知明廷内部的机要,也熟悉农民军的软肋。皇太极将其引为智囊,后来摄政王多尔衮也是对洪承畴言听计从,洪承畴为满清制定了一系列清晰的战略规划。特别是后来清军入关时,洪承畴建议多尔衮打出“为崇祯复仇”的旗号,淡化民族意识,争取中原士绅集团的支持。入关初期,洪承畴又为清军制定了先打李自成再攻南明弘光政权的战略计划,使得清军在短短2年时间内就消灭了中原的李自成和江南的南明弘光政权两大宿敌,控制了大半个天下。
顺治十年(1653年),原张献忠旧部孙可望、李定国率领大西军主力在云、贵归附南明永历帝朱由榔,李定国更是在桂林、衡阳两败清军,阵斩满清敬谨亲王尼堪,迫使定南王孔有德自焚死,是所谓“两蹶名王,震动天下”,抗清形势出现为之一振,清廷的号令一度不能通行于长江以南,顺治甚至想和朱由榔划江而治。
最终顺治破格提拔洪承畴为太保兼太子太师,使其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五省,总督军务兼理粮饷,并规定吏、兵二部不得掣肘,户部不得稽迟,许其事后报闻。此时的洪承畴俨然成了西南五省的“土皇帝”,其权力之大实为有清一代最牛的汉臣,从另一个方向也可以看出,当时的清廷实在是没办法了。洪承畴也不负顺治的信任,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五月,在孙可望攻岳州(今湖南岳阳)时,设伏大败孙可望,迫使孙可望退回贵州,稳住了两湖的局势。而后,洪承畴在两湖与永历朝廷展开长期拉锯战,并招降孙可望,逐步压缩南明的生存空间,完成了对永历朝廷的战略合围。至顺治十六年(1659年)正月,洪承畴统率各路清军攻陷南明最后的都城滇都昆明,永历帝被迫出,3年后永历帝被吴三桂俘虏并弑杀,南明灭亡。
为满清立下如此勋功的洪承畴最终只是被清廷赏了个“三等轻车都尉”的虚职(要知道他的下属吴三桂可是平西王,),并被剥夺兵权,不久后在北京病逝。死后也是饱受非议,后来清廷修《明史》,还把洪承畴划入《贰臣传》(简言之就是叛臣),反而大肆褒奖史可法、张煌言这些抗清义士,可见清廷对这位投降过来的大功臣也是打内心看不起的那种。正如晚清大儒蔡东藩评价洪承畴道:
“杨镐率二十余万人山塞,洪承畴率十三万人赴援,兵不可谓不众,乃一遇清军,统遭败衄。清军虽强,岂真无敌?咎在将帅之非材。且镐止丧师,洪且降清,洪之罪益浮于镐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