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曹禺,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画家黄永玉也曾赞誉他是“中国的托尔斯泰”。
他的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等。其中,经典话剧《日出》、《雷雨》都曾在海峡文化艺术中心上演,引起观剧热潮。
1910年,曹禺出生在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1922年,他入读南开中学,并参加了南开新剧团。
原名万家宝的他,在1926年发表小说《今宵酒醒何处》时第一次使用笔名“曹禺”——姓氏“万”的繁体字的“草”字头谐音“曹”,下半部分为“禺”。
曹禺三岁时,他的继母经常抱他到剧院看戏,京剧、评剧、山西梆子、河北梆子和大量的文明戏,连看了多年,到七八岁时他已对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曹禺不仅喜欢看戏,而且还喜欢演戏。小时候,他看完戏回家后,经常会自己一人对着镜子表演,演绎各种表情,欢喜、愤怒、悲哀、惊讶……
他上南开中学、清华大学期间参加学生剧团,演了《财狂》《压迫》《获虎之夜》《罪》等话剧,熟悉了戏剧舞台。
他不但演戏,还导戏。他和第一位爱人郑秀就是在清华大学一起演《罪》时相识。在清华大学求学期间,曹禺阅读了大量文学名著,为后来写《雷雨》积累了大量的知识资料。
曹禺演戏时对每个人的性格、经历和内心世界进行了反复的思考以及无数遍的推敲与修改,甚至还会一个人对着镜子,模仿剧中人物的口吻朗读台词。毕竟在他眼里,台词“不但要写得顺,还要念得顺”。
1933年的八月初,《雷雨》的初稿完成了,曹禺把这部作品送给他的挚友章靳以,章靳以又将《雷雨》推荐给巴金,巴金被曹禺的作品深深打动,落泪满面,立即将《雷雨》刊登在他主编的《文学季刊》上。
在巴金的支持下,曹禺很快就出了单行本,就这样,曹禺和他的《雷雨》就这么一炮而红。
面对曹禺,人们“往往被两种互相抵牾、互相对抗、甚至可以说是互相搏斗的力量所打动。一种是人的热情、人对生活的那种热爱、人对命运的那种不可放弃的对抗。”
△《雷雨》剧照
曾有论者指出:“曹禺所有的创作中,最光彩的作品都是悲剧。《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那些代表着曹禺最高成就的作品,都充满了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哀,同时又充满了一种对热情和激情的景慕。”
曹禺的剧作中,以一种具有强烈视觉和听觉冲击力的戏剧意象,展示给读者或观众的不仅仅是蕴藏着的浓郁的个体诗情,而且还洋溢着人类所追求的普遍精神,具有深层的不可捉摸的理性色彩,留给人们更为广阔、更为悠长的思考与想象的时空跨度。
△《雷雨》剧照
如果说,“生命的热情之力与命运的冷酷之网就构成了曹禺悲剧的核心”,那么,理解曹禺的全部创作却不能局限于一种生命意识当中。
曹禺的创作带有心灵的痛苦与折磨、历史的沉思与探索、时代的激情与冲动。曹禺从对宇宙人生的关切出发,真切地揭露和抨击这个不合理的社会与制度。
《雷雨》
《雷雨》是曹禺创作的第一部多幕话剧,创作于1933年,发表于1934年,以高度的艺术成就和现实主义的艺术力量震动了当时的戏剧界。
这部剧以20世纪20年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为背景,通过一个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本家——周朴园家庭内部的种种纠葛和周、鲁两家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反映了复杂家庭矛盾和社会悲剧,猛烈抨击了旧中国黑暗腐朽的社会制度,展示出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历史命运。
《雷雨》是曹禺的艺术生命的开启,也是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一经发表,就震动了文坛。
《雷雨》是中国第一部可读、可演的话剧,它的诞生打破了此前中国只能演国外话剧的局面,被誉为“中国话剧现实主义基石”。后来,《雷雨》被改编成电影、电视、芭蕾舞等多种艺术形式。
《雷雨》是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恶,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曹禺选集·后记》)
曹禺说:“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雷雨》序)
《日出》
“太阳升起来了,黑暗留在后面,但是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日出》 《日出》是曹禺的第二部剧作,写于1935年,1936年发表。在天津河北女子师范任教期间,曹禺见识了许多“娜拉式”的新女性,《日出》中的灵魂人物——陈白露就是这样一位。
剧本以陈白露和方达生为中心,以陈白露的住处和三等妓院宝和下处为活动场所,把社会各阶层各色人等的生活展现在观众面前,深刻解剖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都市生活,揭露剥削制度“损不足以奉有余”的本质。
在艺术创作上,曹禺采用横断面的描写,力求写出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因而《日出》具有纪实性特点,一切都像生活本身而不像“戏”。 《原野》
《原野》于1937年发表,是曹禺唯一一部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
不同于《雷雨》和《日出》,《原野》这部剧作在问世之初,备受冷落和质疑。连曹禺自己都说:“对于一个专业剧团来说,演《雷雨》会成功,演《日出》会轰动,演《原野》会失败”。
剧本通过一个复仇的命运悲剧故事,深刻地展示出曹禺对“人生困境”的困惑以及对神秘宇宙的哲学思考。
为了戏剧化地传达这种认识,《原野》借鉴了西方表现主义的艺术手段,成功地对戏剧文本的叙述方式进行了新的探索。
剧中仇虎复仇的悲剧,反映了受尽地主焦阎王压迫的农民的挣扎和反抗。该剧通过揭示仇虎沉重的精神负担和被扭曲的灵魂,来揭示农村阶级压迫的沉重和残酷,深刻地展现了仇虎从反抗、复仇到觉醒的心灵历程。
随着时间和文化语境的变更,《原野》潜在的思想艺术价值不断被挖掘,也不断被改编和搬上舞台,并被称为曹禺“生命三部曲”之最。 《北京人》
《北京人》为曹禺剧作的又一艺术高峰,1941年发表。他再一次回到自己所熟悉的旧家庭的题材,描写了一个旧中国封建大家庭如何从过去的“家运旺盛”的时代,逐步走向衰落直至最后彻底崩溃的过程,对封建主义作了抽筋剔骨的批判。
假如说《雷雨》侧重于伦理道德关系的批判,《北京人》则企图对整个封建文化传统作清算。
这部剧作,曹禺着重刻画了祖孙三代人之间的矛盾冲突,表现的是封建大家庭的通病:体格和精神上的双重委顿。
除了上面几部代表作,曹禺的其他作品还有剧本《黑字二十八》(与宋之的合作)、《蜕变》、《正在想》、《家》(根据巴金同名小说改编)、《艳阳天》、《明朗的天》、《胆剑篇》(与梅阡、于是之合作,曹禺执笔)、《王昭君》等;理论著作《编剧术》、《论戏剧》、《曹禺论创作》;散文《迎春集》。
△曹禺与家人
新中国成立后,曹禺觉得他期盼的新世界已经到来,他开始积极融入新的时代,他身兼数职,“全心全意地去做任何分配给他的工作,那些他不熟悉、不会做的事情”。 尽管在做与写作无关的事情,他也毫无怨言。1945年,曹禺接到了组织分配给他的第一个创作任务——《明朗的天》,他怀着极大的热情去做这个任务,他去医院体验生活,去看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过程……
△曹禺与妻子李玉茹
也是在这时,他意识到创作是如此困难的事情:在他写作时,有人来干预他的创作,他说这样写好,他说那样写合适,这个部门要审核,那个部门要修改,曹禺改了无数遍,还是难尽人意,这让他苦恼极了。
若是一部作品掺杂了太多作者本人不喜欢的东西,那么作品蓬勃的生命力也就随着丧失了。
在五六十年代,曹禺还要接受劳动改造。他的才华在这个时候似乎都用来写检讨了,可这个天才戏剧家的检讨书,还总被以“不深刻”的理由打回来重写。 那段时期,他的才华,他的灵感似乎都被消磨殆尽了。然而磨难结束了,曹禺的身心也被摧残了,他晚年终日卧病在床。
△曹禺与女儿万方
据曹禺女儿的回忆,曹禺的枕边经常放着一本《托尔斯泰评传》。他想再次写出《雷雨》那样优秀的作品,他经常读这本书,读着读着会突然间变得歇斯底里,对着空气大喊大叫:“你不知道我有多惭愧。我要写出一个大东西才死,不然我不干。”
△曹禺与挚友巴金(右)
1996年12月13日,曹禺抱憾而终,享年86岁。曹禺去世后,巴金的女儿给曹禺的女儿打电话说:“我爸说曹禺真可惜,他就这么走了,他心里有好多好东西,他把它们都带走了。” 今天是曹禺逝世23周年。讲不完的曹禺,演不尽的《雷雨》,经典会永存人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