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些让人大跌眼镜的大人物,英国有个超级败家子儿——丘爵爷。美国有个女装大佬——克总统。当然还有流量小生——川建国。要是他们跟印度这位比起来,都是小巫见大巫,他就是印度圣雄“甘地”,一个完美地把开挂基因遗传给印度人民的精神领袖。
各位看官老爷大家好,今天要说的就是开挂的印度国父和他开着挂的立国之路,为何会让今天的印度成为各种骚操作的集大成者。
在开始正题以前,我必须得解释一下“圣雄”个词,他的意思是说圣人根本不足以形容他,他是圣人当中的英雄。 就算是圣人跟他同台,他都得站在C位,因为他是个腕儿。
他还有另外一个称号,“国父”,但凡是受过几天教育的人都能理解国父是啥意思。国父就是全国人民的爸爸。既然是爸爸,那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作为爸爸不但决定着孩子基因,他还决定着孩子的性格和气质。所谓原生家庭的影响便是如此。所以今天印度的种种操作,在你了解他们的爸爸之后我想你也就不会感到奇怪了。
时代背景。
关于甘地的详细资料网上有,我就不细说了。
甘地这哥们儿的出身,跟丘爵爷颇为相似,老爹是个土帮首相,家世显赫。名门望族,典型的官二代。1888年,19岁的甘地去英国留学镀金。学习法律。意在学成归来,重整家族的政治盘子。
当然,这位甘大爷在这方面确实是天赋异禀。因为当这位在印度教教育氛围中成长的精神小伙儿接触到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以后,他不但不排斥,反而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甘地的三观基本就是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的思想捏在一起的混合体。这也就导致他虽然接触了西方文明的思想,但却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反而因为深入骨髓的宗教思想让他对近代的工业文明有着极大的排斥感。这也就是为什么他能在公开演讲上说出:
与其在印度发展工厂倒不如把钱送到曼彻斯特。使用曼彻斯特的工业品,我们损失的只是金钱,如果要是在印度建立一个曼彻斯特。那我们生存的道德将会毁灭,印度不是压抑在英国殖民者的铁蹄之下,而是压迫在近代文明之下。——甘地
这句脑洞清奇的话,意思很明显,就是反对印度工业化,忽视殖民者的压迫,却把印度的不幸推给近代文明。要知道这是在全球工业化推进大浪潮的背景下,慈禧太后都知道搞个洋务运动。但这哥们儿可不管,所以甘地就是这样一个以宗教思想为主导的人。他仇视工业文明,封建呆板,迷信,甚至不分敌我。
话说,“一个国家领导人的气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一个国家的气质”,试想一下,有这样一个印度国父,先天条件上就决定了这个民族的基因缺陷。那就意味着不管这个民族做出什么事,都不足为怪了。
当然这跟他所处在的政党有着很大的关系,印度国大党,本省就是一个封建资本和官僚买办成立的政党,这样就很好理解了,这样的政党,在利益的驱使下,怎么可能把印度民族的苦难归结到资本剥削和英国主子的压迫身上,说得难听一点,官僚买办,封建资本本身就是在殖民者的锅边讨饭吃的主。
出生在官宦家庭,加入的又是资本政党,所以这位爷打小就不知道什么是民间疾苦,根本就不可能向咱们一样,要艰苦卓绝地推掉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这些依附于民族躯壳之上的利益阶层,也就是三座大山。因为他本身就是其中之一。所以先明白这些,我们再来看他那开玩笑一样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似乎就显得合乎逻辑了。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按照前边的这些说法,这甘大爷似乎就是个二五八万,这样的一个人又是怎么成为印度独立运动的引导人的呢?这就应了一句话,站在风口上猪都能吹上天,一切就是机缘巧合。
1914年6月一战爆发,跟德意志拼得你死我活的日不落帝国的军费开支,如同一名喂不饱的花姑娘,搞得英国绅士们两腿发软,直不起腰,这种时候,遍布世界的殖民地无疑是最好壮阳药,而体量庞大的印度,自然是这药中佳品。
于是英国政府为了更好搜刮印度,又不至于让印度产生反叛情绪,便在战争期间宣布了“蒙太古宣言”。
宣言承诺,战争结束以后允许印度成立责任政府。这一举动立马让印度的精英阶层认为,我的天啦,这是要让印度自治啊,于是兴高采烈地支持英国的战争,任由英国绅士们变着法的从印度民众身上搜刮神油。整个战争期间,英国将印度的赋税上调了50%,还利用货币放水,滥发货币等金融手段搜刮印度民众。
单是滥发货币从1914年到1919年造成的通货膨胀,就让印度的物价整体成倍数增长,截至1919年单是布匹一项,物价就翻了 2.9倍,可谓是民不聊生,而整个一战期间,印度贡献的除了一亿英镑的军费,还有120多万名士兵,好多人对这个一亿英镑没什么概念,要知道1913年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英国整个殖民地财政收入,才是18557万英镑,印度为了能够实现自治可谓是鞍前马后,吃尽了苦头。
但是,战争结束以后,英国甩出来的蒙太古宣言的最终方案——克里普斯方案,却让印度大跌眼镜。方案内容不过是在殖民体制上做了小小的调整,距离印度人民心中的民族自治差着250万公里。这尼玛不是骗子嘛。
结果就是,方案一经公布,印度举国懵圈,随着1919年4月13号的阿姆利策惨案的发生,民众的反英情绪被迅速点燃,而当时影响力最大政治组织,国大党,本来就是英国扶持起来中和印度地区的党派,自然党派和英国之间就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但是当复杂诡异的反英情绪愈演愈烈时,就算是跟英国关系亲密的国大党,也不得不站出来抨击英国这种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的做法。而实际上却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国大党的一大帮官老爷们一边抨击英国,一边却准备着接受蒙太古方案,想着反正英国爸爸多少还是让了点好处出来,不行见好就收吧。
但这一骚操作不但让民众彻底失望,甚至党内也引起了不小的纷争,很多党员认为,国大党高层对英国太过软弱。应当给英国政府更大的压力 。正是因此,导致印度从1919年战争结束 到1920年9月期间,整个印度闹得鸡飞狗跳。正是这个关键节点上,天空一声巨响,甘大爷闪亮登场。
他带来了那个在当今世界看来最大的国际玩笑,一个一箭三雕的政策就是非暴力不合作,很多观众老爷对于这个运动的概念,理解的都很片面,所以往往单纯的带着一种讽刺意味的调侃来看待,但实际上,搞出这个方案的甘大爷,真他娘的是个天才。因为这是一个刚好能够同时满足各方诉求的方案。
重点在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核心主旨,非暴力是指,要抗争,但是抗争力度却在可控范围内,即对殖民政府的冲击有限,也不至于让官僚资本和英国殖民当局撕破脸皮,这才是他的高明之处,
而不合作,恰好又能满足民众和党内激进派的抗争需求。所以刚好上下不得罪,两全其美。
而另一优势,则是刚好满足印度主要教派印度教的教义,仁爱,不暴力,不杀生。这一点在宗教信仰浓厚的印度,非常容易引起底层民众的共鸣,从而达到笼络人心,树立威望的目的。可谓一箭三雕。实在是高,但你要是了解了他的具体内容和具体执行,我估计你能一口老血喷甘大爷脸上。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内容:
- 不为殖民政府做事
- 不去公立学校读书
- 不使用英国货,
这三大准则,是不是除了第三条稍微有点用之外,头两条怎么看都不像正经人干的事,因为运动开始后的1921年,整个印度只有181人放弃或者辞去殖民政府的职务,对比殖民政府在印度几十万雇工来说,181人实在不值一提。
而学生罢课一事倒是成绩尚可,1921年公立学校的入学人数降低了42000多人。但这一点对于殖民政府来说,不过是节省了一大笔教育经费,绅士们指不定还在夸印度小哥们会来事呢。
做得最好的是第三条,不使用英国货,国大党在印度国内不遗余力地宣扬,支持国货,抵制英国货,至于最终原因嘛,前面说过,国大党是一个资本官僚建立的政党,党内成员有的是资本家。具体操作可以参考“孔令侃走私吉普车,蒋经国上海打虎”的事。跟这事如出一辙。
以英国进口布匹料为例,1920年印度的进口额是10.2亿卢比,1921年是5.7亿。很显然在国大党的号召下,英国货滞销,民众脱下佯装,穿上本国土布,土布销量爆表,国大党的资本家们赚得盆满钵满,喜笑颜开。这种既能披上爱国外衣,又能狂捞一笔的买卖,国大党的资本家们自然是动力十足。没记错的话,今年有个叫李什么玩意的运动品牌,也疯狂秀了一把操作吧?
所以这场看似轰轰烈烈的解放运动,一开始就注定是个悲剧,只有蒙在鼓里的底层民众为这场闹剧买单。解放运动,那是推翻旧制度,推翻三座大山,改朝换代,王朝更迭,那是要流血的,这个事怎么看都不像是在闹革命,
但是要命的不是这个,要命的是甘大爷非常乐观地相信,这些不痛不痒的操作,会让英国殖民政府最多在一年后,乖乖地滚出印度。他甚至创造了一个意思含糊不清的名词,甘地宣称;“只要实行非暴力不合作,最多一年就能实现斯瓦拉吉”。
这个让保守派听了能理解成,一年后能够实现英国主导下的高度自治,激进派听了又能理解成一年能够实现完全独立的词。牛逼的是绝大多数的印度民众对此深信不疑,甘大爷的威望更是因此与日俱增。道理很简单,因为在他们看来甘圣人是在为他们抗争。
而咱们的甘圣人却在从头到尾的秀操作。只要底层民众在非暴力运动期间面对英国当局的暴力镇压采取激烈手段抗争时,甘大爷就开始绝食,以绝食来告诉劳苦大众,伙计们儿。你们不要动手啊,动手阿拉就不吃饭啦,同时国大党基本也是全体出动,在全国各地宣传非暴力运动,总之不管你面对英国殖民着多么残酷的镇压,你们要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就对啦。要不然你们的甘大爷又要绝食啦。以此来控制底层民众的抗争范围。
虽然老百姓相信甘大爷的鬼话,不使用暴力,但是英国人可不吃您这套啊!一言不和就暴力镇压,镇压过程中,但凡民众采取激烈的手段反抗,甘地和国大党就站出来批评民众反抗行为越轨了,各位看官老爷联想一下这画风,一群民众成天高喊,殖民者滚出印度,然后英国人一通扫射,民众还得保持微笑,不然你就是越轨了!这到底是在抗谁的争,解谁的放,革谁的命?
以毛普拉民众为例,1921年底,抗争的民众遭到警察的暴力镇压,引发毛普拉群众的大规模起义,结果被殖民军队暴力镇压,上万民众惨遭屠戮。但是这个时候国大党和甘大爷就秀起了智商,立马站出来批评民众的暴力行为。
但是随着全国各地的血腥镇压越来越多,印度民众的反叛情绪越来越高。国大党内部甚至开始出现不同的呼声,呼吁加大非暴力不合作的力度,“抗税”!这个很厉害,因为殖民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税收占据相当大的一部分,如果真的不纳税了,那就意味着跟英国撕破脸皮 。
所以甘地在这方面举棋不定。犹豫不决。不过,下边的民众可没等你做决定的好脾气。1922年2月5号,联合省戈勒克布尔县乔里乔拉村的游行民众跟警察发生了暴力冲突,暴躁的2000多名印度小哥们一怒之下,一把火烧了警察局,连带22个警察一起点了天灯。听到消息的甘大爷火冒三丈,发声痛批民众的越轨行为。7天后的2月12日,甘大爷通过“巴多利决议”宣布无限期叫停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原因很简单,拥有最终解释权的甘地说:
再这么发展下去,那就真成了暴力运动了——甘地
所以由此可知,在甘地看来,遵循非暴力形式,比争取民族自治似乎更重要,如此一来呢,似乎就可以理解今天的印度在疫情面前,去恒河朝圣都比保命更重要的操作了。因为这种无法理解的骚操作是写进基因密码里的。
当然这也意味着,印度寻求自治的解放运动,刚刚进行一年,民众的热情刚刚被调动起来,甘大爷不玩儿了。可想而知,民众的失望和怨气有多重,就连国大党激进派代表,尼赫鲁都发声批评甘大爷的软弱的做法。
因此甘圣人的威望逐渐受到了质疑,但是没关系。还有这场运动的主要角色没有出场呢,那就是英国殖民当局。对于殖民当局而言,印度国内的反叛情绪,是不可调和的,谁来当这场运动的领头人,对于殖民政府来说,结果都一样,那与其让别人来当,何不让甘地这个热爱和平抗争的人来当呢!至少甘地来当,他主导的是非暴力运动,对于英国而言,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当甘地的威望遭受质疑的时候,英国自会放出大招助攻。
1922年3月10号,殖民政府高调宣布,逮捕甘地入狱,并判处6年有期徒刑。如此一来,在印度民众的心里就会产生共情,啊——带领我们走向光明的甘大爷居然被逮捕了,他解除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一定是受到了胁迫,他一定是身不由己等等等等,随着甘地入狱,对他的批评戛然而止。在印度人民的头脑风暴加持下,甘地的威望不降反升,反而把指责全部指向了国大党其他官员。总之,你们都是坏人,就我甘是真爱。
当然这一点对于殖民政府而言是喜闻乐见的。随着甘地威望水涨船高,1924年2月5号,殖民政府欢天喜地的提前释放了甘地。
了解这段故事的朋友都知道,前后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规律,只要殖民者对印度压榨的狠一点,甘地就率领国大党来一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而运动的精髓则在于,只要出现较大的暴力行为,甘地不是绝食警告,就是紧急叫停。所以导致分别发生1921年、1930年、1940年的三次运动持续时间都不长,分别是1年、3年、1年,因为只要暴力升级,甘大爷就觉得违背了形势,可以说这种长达接近30年的只重形式,不重结果的思想,将印度彻底变成了今天这个令人费解的民族。
然而更有趣的是,每次甘地发动运动期间,英国绝不会碰甘地一根毫毛。但只要甘地紧急叫停,殖民当局就会立马把甘地抓起来判刑,然后等甘地j的呼声再次拔高的时候,殖民当局就会欢天喜地的将甘地提前释放。甘地就是在这种一上一下,一进一出中,威望越来越高,而国大党的其他领导人则幸运地成了背锅侠。
非常讽刺的是,就算甘地在监狱里,当他得知民众又暴力反抗了,也会放出消息,再动手我就绝食给你们看,这导致甘地前后被关押的四年多中,前后绝食了几十次。最牛逼的是1943年2月,甘地以74的高龄,绝食了21天,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家伙这次要嗝儿屁的时候,甘大爷再次生龙活虎的出现在了公众面前。
看到这里,我们似乎会觉得,种这样一个人,怎么能够成为印度开国太祖呢?这其中其实还有非常多的原因。
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来自于殖民当局和时代发展的必然性,
- 二战结束以后,随着非暴力运动推行,印度民众的独立情绪已经远远超出了,非暴力不合作“的范畴。加上1930年以后,印度红色政党的兴起,和殖民军队的动摇,——1946年孟买海军的起义直接给殖民当局施加了巨大压力。这使得殖民当局不得不重视印度局势下自身利益的考量,如果任由局面发展下去,国大党很有可能会丧失独立抗争的绝对领导权,如果领导权倒向印度共党,那英国将彻底丧失在印度的所有利益。
- 另外一点是因为二战结束以后,全世界彻底步入工业化浪潮。而面对大量的农业社会的殖民地,所能提供的价值也不过是原料提供地和商品倾销地,面对直接治理产生的高昂开支和建设费用,对于没多少税收可收的农业社会,能够榨取的财富相当有限,已经没有直接治理的价值。
- 直接把持住最赚钱的行业,保证贸易自由,以一个工业国家的身份完全可以利用贸易自由实现对农业国家的掠夺,这一点也完全符合英国绅士们的诉求,钱我照赚不误,但我连治理的责任都不用承担了何乐而不为呢!
这几点在蒙巴顿计划当中,有详细的章程描述佐证,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这也是二战结束以后各国殖民地纷纷独立的原因,殖民地的独立实际上是工业社会和农业社会之间的利益存续问题,使宗主国无利可图,从而主动推动殖民地独立。这一点在后来美国主动让菲律宾独立的事上就可见端倪。
所以印度实际上的独立,甘地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至少没有他们标榜的那么高,充其量也就是个引路人,或者一头交了好运的猪,毕竟那是一个全世界都在闹革命的时代,没有甘地,还有湿地,
正是有上边这些原因,当1946年3月15日,孟买海军起义以后,英国政府才会急冲冲地宣布,接受印度独立的愿望,
而在英国公布消息以后,几乎前后脚,穆斯林联盟也提出了独立立国的诉求,那为什么会有穆斯林联盟独立的诉求出现又刚好被满足呢?
因为英国深知,一个不健康的弟弟,才会需要自己,才能保证自己的利益,所以顺水推舟,让印度总督蒙巴顿制定了蒙巴顿计划,也就是所谓的印把分治。
自此因为这个明显更偏向于穆斯林独立的蒙巴顿方案的出现,彻底激化了印度教和穆斯林联盟的宗教争端,让二者注定无法和平共处,直接掰断印度的大腿,断了印度彻底脱离英国的念想。
也因此让这两个国家,在迄今为止的几十年中,连年战乱,陷入无休止的争端当中,这也刚好应征了英国老牌政治家的平衡术。所以英国即便退出了印度,他也仍然拿到了他想要的,印巴民众才是悲剧的最终买单者。
而甘地在这当中扮演的角色不过是一只站在风口上的猪,他那被当今的印度推崇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之所以能存在,不过是满足各方势力的胃口的一个借口。他之所以能被推崇至今,也不过是以宗教思想为主导的国大党为了能够更好地统治,因为作为一个执政党,是绝不会承认,当初自己推行的政策只是一个满足诉求的玩笑,如果承认了甘地的荒唐,那就真的成了一个国际玩笑了。
再反观甘地最后的结局。正好也印证了这一点,
1946年三月,当英国宣布接受印度独立诉求以后,甘地的威望达到了巅峰状态。随后他利用自己的威望前往全国各地平息宗教矛盾。甘地所到之处,上一秒还在厮杀的宗教派系,立刻停止争斗,纷纷跪拜在甘大爷的石榴裙前,成了你侬我侬的兄弟姐妹,和平共处。反差如此之大的场面犹如神助。
然而一个过于巧合的节点出现了,正当甘地在全国接受民众的礼拜和平息宗教矛盾时,殖民当局下达了最后通牒,1947年2月,英国突然宣布,“英国最迟将在1948年6月退出印度”。此举目标很明确,要么接受蒙巴顿计划,印巴分治,要么,爷就不陪你们玩儿了,扔个烂摊子给你们,各位爱咋的咋的。
而国大党面对这样的结局,他自然知道,印度国内错综复杂的关系,如果不接受蒙巴顿计划,英国直接撂挑子,政党林立的印度,必将陷入内乱,搞不好就会陷入四分五列的结局,这是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都不愿意看到的结局。因此1947年7月8日,穆斯林联盟率先接受蒙巴顿计划,宣布独立,7月15日,国大党宣布印度独立。
然而故事并没有结束,1948年1月30日,甘地在前往祷告场时遇刺身亡。有意思的是遇刺的这天下午,甘地作为印度人民的爸爸,负责保为国父的保镖却因为市政部门的罢工而被招去了警察局。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市政部门罢工。国大党给出的死亡答案是,“狂热的教派份子,认为甘地的存在,绑住了印度教打压穆斯林的手脚,所以刺杀了他”
这可真是个疯狂的理由。尼赫鲁在当日的发表的话中悲伤地说,“我们再也不能感受国父的训示了”,真尼玛是个小机灵鬼。
甘地虽然死了,但三十年时间,搞出的非暴力不合作,好坏咱就不说了,但这哥们儿前前后后光是绝食就决了数百次,印度有这样的国父,喝点牛尿啥的哪都是正常操作,当然因为他的种种奇葩行径和主张,给印度建国后带去的灾难,和甘大爷真正的死因,我们下次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