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QingMing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4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清明节的由来传说
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皇位,就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大部分人都离开了重耳。只剩下几个忠心耿耿的人同他一起避难去了,其中有个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的晕了过去,介子推用刀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煮熟了端给重耳吃了。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当上了皇帝。这就是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对和他一起流亡出走的大臣们都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马上派人去请介子推,谁知介子推不愿见他,紧闭大门。偷偷背上他的老母亲上绵山了,晋文公让他的御林军上山去找,可是找不到,有人献计:放火烧山,只留下一个出口让介子推出来。晋文公听从了那人的计策,便纵火烧山,火烧了很久,介子推死活不愿出来,晋文公没看他出来,又让人上山去找,见到他们母子俩靠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被烧死了,晋文公悔恨交加。在收拾介子推尸体的时候见他脊背靠着柳树洞,便从里面拿出一块布,上面写着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
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
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
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
勤政清明复清明。
因诗句有“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长清明。”故命“清明”。
第二年清明节这天,晋文公率众臣到山下的介庙祭奠介子推,看到焚烧林山坡上的被烧柳树死而复活。晋文公以为柳树是介子推转化,他便赐柳树为清明柳。
要求晋国百姓家家门上挂柳枝,扫墓栽柳,上山踏青。
清明节的形成历史
秦汉时代,祭扫坟墓的风气更盛。据《汉书》记载,大臣严延年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定期还乡祭扫墓地。在唐代,不论士人还是平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的仪节,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还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诗人诗人们的作品,也往往是寒食、清明并提,如韦应物有诗句说:“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
白居易也有诗句说:“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朝廷鉴于民间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成习,就以官方文书的形式正式规定,清明到来时,可以与寒食节一起放假。这项规定距今已经1200多年,说明从那时起清明开始具有某种国家法定节日的色彩。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同时也作为一个传统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其实,清明最初只是一个提醒春耕春种的节气。
《淮南子·天文训》记:“春分后十五日,北斗星柄指向乙位,则清明风至。”
《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那么,这种标志天气变化的节气,是什么时候开始以祭祖为中心的呢?
战国时期:清明节气前一两天,有一个寒食节,而寒食节才是祭拜祖先、焚香扫墓的节日。
唐朝时期:由于清明与寒食节时间隔得很近,而民间基本上将寒食、清明并举,所以朝廷将清明列入了国家法定假日,并设为“五礼”之一。从此时起,寒食节算是清明节的一部分。
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取代寒食节的地位,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传统节日。
清明
QingMing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又叫探春、踏春,就是指春天到郊野去游览。每当青草依依、繁花锦簇之时,人们便会走出自己的小天地,带上家人、约上三五好友,到郊外赏景散心。或赏花、或植树、或放风筝,借用温暖的阳光和生机盎然的春景来消除不良的情绪,既能愉悦心情,又可锻炼身体。
总的来说,清明节的扫墓活动实际是到了唐朝才正式盛行,而宋人则借祭祖扫墓的机会,更发扬出踏青、放风筝等户外活动,寓意哀痛中也不能辜负春光。清明节除了拜祭先祖,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也特意准备了3天小长假,给天南地北四处打拼的家人们一次团聚与出门踏青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