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相信接触过刑事案件的当事人或家属应该都明白取保候审的重要性,毕竟虽然取保候审后会限制当事人一定的人身自由,但总比当事人在里面“受罪”好得多。但取保候审≠没事了,取保候审期间应我们更应该小心谨慎,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定,有任何情况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
【取保候审须知】
一、什么情况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下面4种情况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4、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二、需要缴纳多少保证金?
我们可以采取保证金或保证人两种形式取保候审,所以并不一定需要缴纳保证金,如果采取保证金形式取保候审,保证金的起点是1000元;被取保候审人为未成年人的,保证金的起点是500元。
至于保证金的具体数额则由决定机关综合考虑保证诉讼活动正常进行的需要,被取保候审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的性质、情节,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被取保候审人的经济状况等情况,确定保证金的数额。
三、取保候审期间的注意事项
1.离开所居住的市、县需要提申请,未经批准不得离开;
2.住址、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发生变化,要在二十四小时之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3.被传讯时要及时到案;
4.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5.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特殊案件特殊要求:
1.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
2.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
3.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
4.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四、取保候审期间未遵守规定的后果
1.没收全部或部分保证金;
2.责令具结悔过,并重新缴纳保证金、保证人;
3.变更强制措施为监视居住或逮捕(需要逮捕的可先行拘留)。
【总结】
被取保候审并不意味着犯罪嫌疑人已经“没事”了,只不过在司法实践当中,成功取保候审的嫌疑人判处缓刑的概率会大大增加,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取保候审期间一定要遵守法定义务,切勿因为大意再次失去宝贵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