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是农历哪一个月份,你知道吗
腊月,是中国农历十二月的别称。每年的十二月份,正是一年的岁末之际,天气尤其适合人们风干制作腊味。这时,天南地北的人家都会制作腊味,喜迎新年的到来。
一、农历的由来。
农历,也称阴历,又叫夏历、汉历和华历,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历法,是古人依据月亮的阴晴圆缺围绕地球转动规律而发明的。
现在使用的农历,是在1970年形成,2017年修订的新标准。在农历中,有闰年和平年的区别,闰年是十三个月,平年为十二个月,月份分三十天的大月和二十九天的小月。
长期以来,在中国民间,人们一直是依靠农历来指导农桑,春耕夏播,秋收冬藏,较好地实现了农业丰收,解决了生产、生存的大问题。
二、腊月是农历的哪一个月份。
腊月,也叫季冬、冰月,是农历中十二月份的别称。自古以来,由于自然条件的恶劣,给人们的生存发展带来了挑战。

每当到了农历十二月的时候,无论是天南地北,到处都是一派寒风刺骨、天寒地冻、冰天雪地的景象。此时,正值年终岁末,为迎接新年家家户户都会准备过年物资。
人们发现,在这个季节制作的一些风干腊肉制品,不仅味道香醇,而且利于贮存。故此,十二月份也就有了“腊月”的别称。

三、腊月的民俗活动有哪些。
腊月,是一年中最后的一个月份,也是人们忙着迎接新年的时候。每年的腊月,人们显得格外忙活,每一天都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
腊月的民俗活动特别多,最有名的腊月初八熬腊八粥、腊月二十三吃灶糖、腊月二十四扫房子、腊月二十五磨豆腐、腊月二十八蒸馒头、腊月二十九上坟祭祖。

最重要、最繁忙、最惊喜的一天,莫过于腊月三十,这天人们会贴春联、贴窗花、放爆竹、包饺子、吃团年饭和守岁等。
俗语说“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天”,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吃完团年饭之后,围炉闲话,畅叙亲情,喜迎新年的到来,幸福无限荡漾。此景只应人间有,天上神仙也艳羡。
结语。
自古以来,腊月始终是人们最为期待的月份。因为,到了腊月,就是一年的结束,远方的游子们,会不远万里回到家乡与家人团圆,共享天伦,享受甜蜜与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