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物介绍

英年早逝的音乐家,舒伯特的生平

时间:2024-04-12 11:31:25  作者:风忆秋年

弗朗兹·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1828)是奥地利的作曲家,奥地利“歌曲之王”,浪漫派音乐的先驱和奠基人,生前穷困潦倒,不受重视,英年早逝,却流芳千古。

舒伯特1797年1月31日诞生在维也纳郊区的一个平民家庭中,他的父亲弗朗兹·特奥多尔·舒伯特(Franz Theodor Schubert,1763—1830)是东欧摩拉维亚农家的儿子,任当地一所小学的校长。母亲伊丽莎白·维兹是西里西亚地区锁匠的女儿。弗朗兹·舒伯特是他们生的第十二个孩子。

舒伯特的童年十分清苦,但从小在家庭中受到音乐的熏陶,学会了演奏风琴、钢琴和小提琴,并掌握了基本的作曲方法和合唱艺术。1808年,舒伯特11岁被选入当时维也纳最高教育机构皇家神学院,免费寄宿学习。他在神学院接受的是当时最好的教育。

舒伯特离开了神学院后,回到家中,为了减轻父亲的经济负担,到父亲工作的学校里任助课教师。17—20岁期间,舒伯特从事教学工作,并坚持创作,不到20岁时,已写出了几百首歌曲,5部交响曲,15首钢琴奏鸣曲和其他作品。仅在1815年(18岁)一年间就创作了二百多首作品,翌年,也有一百六十余首之多。

1818年,21岁的舒伯特不顾父亲的坚决反对(他父亲希望他做一名教师),抱着对艺术的幻想,毅然辞去教师的职务,决心当一名“自由的艺术家”。这一年他开始定居维也纳,以教授私人学生、出售乐谱,为剧院作曲维持生活。以后的11年,他一直没有稳定的职业。尽管1820年以后,他的名声已传遍维也纳,但由于没有找到丰厚收入的工作,艺术上的成功并没有改变它的困难处境,特别是从1825—1828年,疾病和贫困一直纠缠着这位作曲家,他的作品也愈发忧郁辛酸。虽然他的作品不断得到他的朋友们,甚至贝多芬的高度评价。1822年贝多芬看到他的钢琴二重奏《法国歌谣变奏曲》,赞赏他具有“圣灵的启发”,但此曲直到1828年才获得公开上演的机会。他用少得可怜的收入维持生计,狂热的从事高速度的创作,过着波西米亚人豪放无羁的生活。他穷困潦倒,尝尽了痛苦酸辛,精神上和肉体上都十分疲惫。他像莫扎特一样,很早就感到生命的力量正在衰竭,预感到末日即将来临。终于,他患了伤寒,于1828年11月9日溘然长逝,时年31岁。人们根据他生前的意愿,把他埋葬在贝多芬的墓旁,在他的墓碑上刻着:“死亡把丰富的宝藏,把更加美丽的希望埋葬在这里”。

二、舒伯特的人生追求

舒伯特成长在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的过渡时期,也是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浪漫主义的音乐崇尚自由、奔放、冲动和激情,冲破种种束缚,突破原有的形式,以开创性的精神,结合各种不同的艺术相互交融,尤其是与文学建立起前所未有的联系。浪漫主义文艺流派以奇妙的梦幻般的想象,以浓郁情感而具有色彩的语言,夸大的富有诗意的手法,表现出内心极其细腻的微妙的活动,描写出人们所憧憬的美好未来。舒伯特是浪漫乐派的先驱,又是后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交响曲、室内乐、钢琴奏鸣曲继承了古典乐派的传统,而他的艺术歌曲和一些钢琴作品却完全是浪漫主义的。舒伯特对贝多芬充满了偶像崇拜的心理,敢于跟随着贝多芬巨人的身影之后,登上令人目眩的高峰。但是他在这位巨人面前,他的艺术冲动从不畏缩。他怀着艺术家的良知,尽量靠近这个偶像,同时又保持着独立性,发展着自己的艺术个性,在交响乐方面形成了他自己的独特风格。

在艺术歌曲方面他认识到诗人与音乐家之间的新关系,从而他给艺术歌曲注入了新鲜血液,除去旋律动人外,他为歌曲所写的钢琴伴奏比他的钢琴独奏更令人感叹与惊愕,因为在这些歌曲中,钢琴伴奏已不再单纯只是伴奏,它甚至具有诠释歌词的效果,声乐、诗词与钢琴三者已融为一体。更重要的是,他把从诗词中所得到的灵感,用音乐来描述,把诗歌意境升华,赋予诗歌以音乐的灵魂,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风格,他的歌曲始终是音乐的诗,而不是诗的音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