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幼聪颖过人,对音乐极具有天赋,受身边环境影响,耳闻目染,又因比较刻苦努力、勤奋好学,少年时期就已经掌握了多种乐器演奏,琵琶、笛子和二胡等。
尤其是我国从出现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民族乐器二胡演奏,他就是闻名于全世界的二胡阿炳先生,人称瞎子阿炳。
阿炳原名华彦钧,(1893-1950年-12月4日),无锡市人,一生命运多坎坷。阿炳是私生子,是道士华清和(号雪梅)与一个大户人家的姨太太所生,这个道士就是阿炳的生父。
华清和是无锡城中三清殿的当家道士,擅长道教音乐,精通多种乐器的演奏。
在阿炳5岁那年,华清和把小阿炳领回到了道观里,并且居住在道观里,教阿炳学习各种乐器演奏,阿炳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就是在道观里度过的。
华清和对于阿炳在学习乐器上非常严厉,把自己毕生所学的琴技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阿炳,并且常常监督阿炳的琴艺进展。
那时候的阿炳并不知道华清和就是他的亲生父亲,所以是惧怕他的。
这也无形之中给阿炳增加了压力,起了督促作用,使得阿炳在学习琴艺上异常刻苦。
在阿炳十六、七岁的时候已经娴熟地掌握了多种乐器演奏,并且成为了道教法师音乐班的主要成员,经常参加演奏活动。
这也为阿炳后来流给世人的旷世乐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给予阿炳的是一个巨大帮助。
不幸的是,在阿炳21岁那年,华清和突然因病去世,阿炳的身世也由此揭开。
父亲的去世给了阿炳致命打击,悲痛之余,和他一位堂兄共同执掌道观雷尊殿的香火。而他那位堂兄早就心怀不轨,于是,趁机将阿炳带上了一条不归路,吃喝嫖赌,吸食鸦片。
就这样,阿炳在他堂弟的蛊惑下,过上了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
这样的生活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也给阿炳的身体健康埋下了隐患。
不久,由于长期堕落,坐吃山空,阿炳不得不交出了道观的财权,他堂兄的目的达到了,因为备受打击,阿炳的眼睛瞎了。于是,阿炳回到了无锡家中。
经人介绍,阿炳认识了寡妇董彩娣。董彩娣虽然是寡妇,但是心地善良,颇有姿色。又因仰慕已久阿炳的才艺,于是,和阿炳生活在了一起,并且时常和阿炳一起上无锡街头惠山一带去卖艺,和阿炳相依为命。
他们虽然生活凄苦,但是相敬如宾。
阿炳在街头卖艺时会经常有些年幼无知的小孩儿追在后面叫瞎子阿炳,瞎子阿炳的名称也因此而来。
阿炳生性正直,疾恶如仇,常常编曲儿用二胡传颂当地地主恶霸的罪行。因此,得罪了人,被当地流氓殴打和报复,使得阿炳本就柔弱的身体更加雪上加霜,上街头卖艺的机会也少了。
再到后来,阿炳已经贫病交加,不能和董彩娣再到街头卖艺了,本来就困苦的生活更加艰难,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就在这时,北京中央音乐学院的几位知名音乐学者走进了阿炳的家,并且商量给阿炳录曲儿的事情。
经过阿炳同意后十几天短暂练习,这才留下了用钢丝录音机录下的阿炳演奏的《二泉映月》、《寒春风曲》、《听松》;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这六首名曲。
其中闻名于全世界的《二泉映月》最为大家熟知,堪称家喻户晓。
指挥家小泽征尔对该曲的评价:“此曲应该跪下来听”。
由于录取的时候阿炳已经体弱多病,所以当时的录音保存下来的并不是最好的。
不幸的是,在录完这些乐曲后不久阿炳就过世了,结束了他传奇而又悲惨的一生。
回顾阿炳,如果在他堂弟去世后阿炳没有受他堂弟指使,自己能独挡一面,撑起他父亲留下的道观家业,又是另外一场局面。
但是,人生没有如果。有些事情一步踏错了还可以浪子回头,有些事情一步踏错了就没有了回头路,阿炳是属于后者。
为阿炳的命运惋惜的同时,深深地敬佩他那种不被命运所屈服的精神。
正直、勇敢、善良的阿炳,在当时生活条件如此艰苦的情况下还能创作出让全世界人感动 的乐曲,令人感动和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