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
陈寅恪(1890-1969),生于湖南长沙,江西修水人,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
陈寅恪出身名门,祖父晚清明臣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支持过光绪戊戌变法。父亲陈三立,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忧愤而死。
傅斯年曾经说:“陈先生的学问是近300年来第一人而已。”
1926年6月,只有36岁的陈寅恪,就与梁启超、王国维一同聘为清华文学研究导师,并称为“清华三巨头”。
陈寅恪先后留学于日本、德国、瑞士、法国、美国等,通晓梵文、突厥文、满文等多种东西方语言文字。他的治学面广,在宗教、历史、语言、人类学、校勘学等均有独到的研究和著述。
苏联学者在蒙古发掘了3件突厥碑文,但都看不懂。后来,陈寅恪以突厥文对照解释,各国学者都毫无异议,同声叹服。他从事敦煌文献研究并把它纳入世界学术领域中,得到了各国学术界的认可。1939年春,英国牛津大学聘请陈寅恪为汉学教授,并授予英国皇家学会研究院职称,是该校第一位受聘的中国语汉学教授。
在西南联大时,一向自视为高的刘文典教授,他也认为西南联大文学院真正的教授只有“两个半”,陈寅恪是其中一人,他自己只能算半个。(另一个为冯友兰,半个是唐兰)他甚至公开说:“陈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该拿400块钱,我该拿40块钱……”
陈寅恪的记忆力超强。据金岳霖回忆,有一天他去陈寅恪家里,有一个学生前来询问一个材料。陈寅恪告诉那个学生,可以去图书馆借某本书,翻到某一页,那一页的页底有一个注,注里把所有需要的材料都列举出来了。
陈寅恪由于学贯中西,只要一上课,提出所讲专题,然后逐层展开,每至入神之处,便闭目而谈,滔滔不绝。他上课的教室里,总是坐得满满的,一半是学生,一半是慕名而来的老师,甚至有许多名教授,如朱自清、冯友兰、吴宓等。他从不拾人牙慧,曾言自己“四不讲”,即“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讲过的。”
对学生只指导研究,从不点名,从无小考;就是大考,也只是依照学校的规章举行,没有不及格的。每次他都要求学生写短篇论文代替大考。但他同时强调,做论文要有新的资料或者新的见解。
由于长期用高度近视的左眼工作,他的视力急剧下降。1944年,他的左眼也失明了。当时清华校长梅贻琦劝他调养一段时间时,他说:“我是教书匠,不教书怎么叫作教书匠呢?”清华大学为他聘请了3个助教来协助他的教学和研究。原来闭着眼睛上课,失明后,他反倒睁大眼睛来上课。并且穷其十年岁月,硬是写出了《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如此巨著。
1942年后,陈寅恪先后任广西大学和中山大学教授,不久移居燕京大学任教。
1949年10月前夕,他到广州,拒绝了国民党“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傅斯要他去台湾、香港的邀聘,任教岭南大学。后因院系调整,岭南大学合并于中山大学,于是移教中山大学。
陈寅恪与家人
十年动乱期间,陈寅恪遭到残酷折磨。最让他伤心的是,他珍藏多年的大量书籍、诗文稿,多被洗劫。
陈寅恪与夫人唐筼
1969年10月7日,陈寅恪在广州离开人世。直到2003年,陈寅恪才与夫人唐筼合葬于江西庐山植物园。
陈寅恪夫妇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