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物介绍

班杜拉生平简介:最后的心理学伟人,拯救无数人

时间:2024-04-18 17:33:04  作者:王垒1

班杜拉(Albert Bandura),2021年7月28日辞世,标志着心理学伟人时代的结束。


班杜拉是著名心理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1925年生于加拿大,社会认知理论心理学说的建构者。


班杜拉早期属于新行为主义心理学派,后来接受认知理论的思想,把诸如观察学习与认知心理学派的思想相结合,就形成了社会认知思想。

班杜拉最早的重要贡献是提出和证实了观察学习(observational learning),也叫社会学习(social learning),也叫替代学习(vicarious learning),属于典型的新行为主义学派:环境影响行为。具体来说,人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如何受到奖励和惩罚,从而替代性地(不需要直接受到奖励或惩罚)而获得学习(效果)。不过,社会观察如何引发内在变化?如何解释这其中的机制?这就需要纳入认知的思想,也就随后诞生了社会认知理论。这个理论的伟大之处之一是在于:它(继华生和斯金纳的理论之后,又一次)极大地拓展了人类(和动物)学习的多样性、可能性。


班杜拉的另一大重要学术贡献是提出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做出某种行为并达成某种结果的信念。根据这个观念,人们的成就不是直接和能力相关的,而是和对自己的能力的信念相关的。这是社会认知理论的一个重要成果。本质上说,这个概念里的认知主义心理学成分已和行为主义心理学成分平分秋色。在1996年加拿大举行的世界心理学大会上,我曾和班杜拉本人专门探究确认此事。记得当时班杜拉做一个大会报告,很多人不相信是他:因为他名气太大,很多人都以为他已“过世”了。他当时幽默地说,回去告诉大家:我还活着(I am still alive)。

自我效能感的意义在于认知信念的作用。如果你不相信自己,行也不行。它不同于自信,也不是自尊,而是一种针对具体行为的认知评价。例如,你对体育的自我效能感,不会迁移到音乐领域;同理,你音乐领域的自我效能感,不会迁移到绘画领域。这就是典型的行为主义观点。

自我效能感是一种重要的积极心理力量。它的提出,改造了人们的成就观、能力观,影响、帮助了一代又一代人!心理上的强大成就了人的目标。它帮助无数人挖掘、释放自己的潜能。

美国心理学会2000年评选出上世纪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100位人物,班杜拉排名前十,也是前十名中最年轻的一位(可见他很年轻时就已做出重要的学术贡献),也是最后离世的心理学伟人。

最后,我更想说的是,正如他自己的那句话(I’m still alive),他的确仍然活着,活在人们心中。

他的思想长存。

向最后的心理学伟人致敬!


In order to succeed, people need a sense of self-efficacy, to struggle together with resilience to meet the inevitable obstacles and inequities of life. ---Albert Bandura

“为了成功,人们需要一种自我效能感,协同韧性,为应对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障碍和不平等而奋斗。”——班杜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