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渣女”萧红
萧红,为什么一个好端端的反封建文艺女作家被冠以“渣女”呢?
可能是因为她那一段段的情史吧,在她短暂的一生中,辗转在一个又一个男人之间,两次怀着别的男人的孩子,嫁给另外一个男人。
她颠沛流离,漂泊一世,寻爱一生,31岁病死他乡,至死不甘!
二、任性的青春
萧红于1911 年出生在黑龙江省的呼兰县,本名张秀环,后祖父为她改名为张廼(乃)莹,笔名为萧红。8岁时丧母,她常受父亲的责罚,继母进门后,她的家就更加“荒凉”了,但幸好她可以跟随祖父张维祯一起生活,她有一个很大的后花园可以玩耍。
父亲的严厉和祖父的宠爱,让她的性情孤高、任性又倔强。但祖父以古诗为主的启蒙教育,也为萧红从小打下了很好的文学基础。
萧红19岁时,父亲就想让她辍学嫁给一个富家之子汪恩甲,为了反抗这封建的包办婚姻,向往自由恋爱的她与有家室的表哥陆哲舜私奔了。
她和表哥一起到了北平,他们继续上学也同居在了一起,她的这一做法遭到家族的反对,家里就断绝了对他们的经济支持。
没有了经济来源,表哥陆哲舜很快就退却了。而萧红却转身去找了汪恩甲,并与他同居,还一同吸食上了Ya片。汪恩甲的工资很快就入不敷出,而她却怀孕了。
汪恩甲只好回家求援,结果被家人扣住,萧红前去理论,遭到汪家的怒斥。
于是上演了一场狗血剧情:萧红去法院状告汪兄代弟休妻,然而法庭上,汪恩甲竟临阵反悔了,表示是自己是自愿离的婚,于是两人当场被法院判离。怒不可遏的萧红冲上街头,汪恩甲追来道歉,结果两人竟然匪夷所思地和好如初了。
就这样这对离异的夫妻在一个旅馆里又继续同居生活,在饭店里赊欠食宿费日垒月加到了六百多块钱时,汪恩甲借口回家取钱,便从此查无音讯。而此时的萧红已怀孕五个月。
三、遇到了萧军
1932年,负债累累的萧红听到旅店的老板要把她卖去妓院还债,她在情急之下写信给 《国际协报》求助,信里说: “我是一个20岁的女学生,因为反抗父亲包办婚姻,毅然出走……”
《黄金时代》剧照
萧红的文笔很厉害,这封信在编辑部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最为义愤填膺的就是《国际协报》里的“三郎”编辑,当即就要只身前往,这“三郎”就是萧军。
萧军辗转在旅馆里找到萧红,一个侠肝义胆,一个软弱多情,两人相遇,言语投机,彼此倾心……
萧红与萧军
最后萧军在一个洪水之夜勇敢地从旅馆里救出了萧红。获得了自由之后他们就开始一起生活了,但是贫穷和饥饿也是如影随形,他俩不得不出入当铺、四处借贷度日。
萧红不久生下了一个女孩,因为无力抚养,将孩子送予了他人。
萧红认为萧军是最懂她的男人,两人情谊相投时,合拍极了。这期间俩人一同完成了散文集《商市街》的创作,开启了他们创作生涯的黄金时代。在萧军的提议下他们与鲁迅先生取得了联系。
电影《黄金时代》的剧照
1935年,萧红在鲁迅先生的帮助下发表了《生死场》,萧军出版了《八月的乡村》。
这对文学伴侣就这样开始声名鹊起,上海的文坛向他们敞开的大门,各类报刊杂志的约稿纷至沓来,两人终于从饥寒交迫的窘迫中走了出来,可是名利双收的他们,感情却渐行渐远。
萧军坦荡豪爽,也四处留情;萧红多愁善感,任性倔强,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后来他们的冲突越来越多,争吵也日益激烈,性格暴躁的萧军还动手打了萧红。
那时苦闷的萧红经常往鲁迅家跑,一坐就是大半天。鲁迅的夫人许广平也忍不住向别人诉苦。鲁迅建议她不妨到日本去静静心。
1936年7月,萧红只身东渡日本。同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在上海逝世,萧红发文以示悼念。第二年初,出走半年的萧红就从日本回来了,她和萧军的关系有所缓和,但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萧军
四、嫁给了端木蕻良
卢沟桥事变后,萧红与萧军一起撤往西安和延安。在西行路上他们结识了毕业于清华大学的东北籍作家端木蕻良。
端木蕻良出现时,二萧的关系还处在一种“拉锯战”之中,每一次的争论时端木都站在萧红这边,他对萧红的文学成就大为的赞赏,萧红又找到了一种久违的感觉。
于是在西安古城边,大雁塔旁,都都留下了萧红与端木的身影,两人相谈甚欢。
等到萧军来到西安后,萧红提出与萧军正式分手。萧红又一次的为了她心中的爱情,去飞蛾扑火,绝不考虑肚子里还怀着萧军的孩子。
1938年5月,萧红与小她一岁的端木结婚了。他们没有得到太多的祝福,二萧的分手,朋友们都认为端木是第三者,对此,他俩都选择了沉默。
也许这就是爱情吧,那么他们幸福吗?
端木蕻良
萧红和端木仓促的结合没有给对方相互审视的机会。日子久了,两人性格的差异显露出来,失落与幻灭也就不可避免。
端木当着她朋友的面,大声朗读并讥笑她写的文章。
武汉大轰炸时端木先跑了,留下萧红挺着八个月的孕肚在宜昌码头,被绊倒,再挣扎。
孩子生下来了,是个男婴,可不幸的是,孩子出生四天后就夭折了。
端木在萧红的眼里已经变成了“胆小鬼、势利眼、马屁精,一天到晚只会在那里装腔作势!”就这样相互不屑的夫妻还在抗战的炮火中一同逃到香港。
萧红得有多么寂寞空虚冷,抓住一个让自己如此鄙夷的人不放呢?
其中的愁苦只有她自己知道,也许是悲愤化成了力量。这期间,她完成了著名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再一次名震文坛。
五、悲情女作家的心有不甘
到了香港,萧红肺结核越来越严重,她的情绪也总是反复,一会儿很乐观,觉得自己会好起来,一会儿又暗自神伤,觉得自己应该早点离开端木。而每次端木出门时,她又担心自己被遗弃,非常绝望,待他返回,才会平静。
《黄金时代》剧照,汤唯扮演的萧红
她的担心肯定是有迹象的,惶恐焦虑中她开始乱抓救命稻草,骆宾基就是那根稻草,他是萧红弟弟的朋友,因为受了端木的帮助,所以答应留下来照顾萧红。
据说,在端木离开时,萧红曾答应如果她的病情好转一定嫁给骆宾基。但这病床前的爱情和承诺,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1942年,萧红终于在日军的轰炸中,缺医少药地死去,年仅三十一岁。
《黄金时代》电影剧照
死前,亲笔写下自己的心情: "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萧红一生的情感经历和她的文字一样,是深刻又惊心的,让人品读起来又是疼痛的!
既然看出了别人的嫌弃,怎就不能有些骨气?转身离开,回头好好的善待自己呢?
胡乱的抓取,不停去重复做错误的选择,把自己的人生下成盘死棋!